于丹事件”和“陈果事件”启示我们:新时代,教师应当这样做

2024-03-19 16:35 来源: 高考学习网 本文影响了:1008人

于丹老师和陈果老师曾经都是因网络而红极一时,又因网络而渐归于沉寂的人物。那么,她们到底是因何而红,又因何而渐归于沉寂呢?

我们先说于丹。于丹是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教师,于丹的走红,是在百家讲坛主讲《论语》而红遍大江南北的。虽然如此,但她的“论语课”始终备受专家学者的批评。批评的根本原因乃是于丹教授讲《论语》,不是从《论语》字词句在当时的意义出发来讲《论语》,而是从自己的心得出发,撇开字词句的历史语境,结合当下的现实来讲《论语》的。很明显,于丹教授的这种讲法明显地有偏离《论语》本意的弊端,有哗众取宠的成分。可以说,于丹教授的这种讲法已经为自己走下“神坛”埋下了伏笔。

加速她走下神坛的第二个原因,乃是她不该到北大去凑热闹。当时的情况是:于丹在北京大学百年讲堂的一次昆曲商演活动上被邀请做总结发言,结果她的话还未讲完,就被在场的北大学生高呼“滚下去”!客观地看,此次事件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据笔者看来,根本原因还是于丹教授忘记了自己的专业、自己的身份。于丹教授是北师大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教师,换句话说,她的专业乃是新闻传播学,不是同《论语》有关的国学,更不是中国古典戏曲学!

最终把于丹教授还原为本来的于丹教授的是她此后的一系列以“国学大师”自居的、出场费据说还颇高的到处讲演国学的活动,以及这类活动中他表现出来的同《论语》精神格格不入的许多颇具“大腕”风格的举动。这些事情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到网上搜搜,这里,笔者不再啰嗦。

总之,回顾一下于丹教授的“走红”经历及“失红”过程,我们可以看到:于丹教授始终走在一条“错位”的人生道路上!她本是学传媒教传媒的,却始终不讲传媒、不评传媒,她始终扮演的是“国学大师”!

陈果老师的“走红”和“失红”没有于丹教授复杂,但从我们能看到的资料看,她还是偏离了她的“本业”!为什么这么说呢?大家知道,教书育人的事业靠的是几十年如一日的用心实干,不能靠一时的心灵鸡汤式的哗众取宠!哗众取宠乃是商业上的营销行为,可以博得大众一时的好感、动心,但最终都要归于沉寂。人们常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可见,“树人”是多么地艰辛与不易。

啰嗦了这么多,那么,于丹教授和陈果教授的事情究竟给我们当老师的提供了哪些启示呢?笔者以为,启示主要有三: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当教师应懂得守住“本分”、老师的事业本质上是寂寞的事业 。

一、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

古代教育名篇《学记》上说:“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可说是道出了“为人师”的真谛。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先把《学记》上的这句话说清楚,读者诸君自会明白。把这句话翻译出来,就是:单凭死记硬背得来的学问是不能够做老师的! 把这句话的含义阐释一下,有三个要点:

1. 要当老师,不能只凭死记硬背的学问;

2. 要当老师必须将自己的学问“化入”自己的血夜。清代国学大师戴震说:“苟知学问犹饮食,则贵其化,不贵其不化。记问之学,入而不化者也。”

3. 要当老师,除了要有学问、要将自己的学问“化”入自己的血液之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践行。孔子之所以被称为“万世师表”,除了他有学问之外,最根本的原因乃是他能身体力行!设想一下,如果孔子也像于丹教授一样,讲的是“仁义礼智信”,做的却是另一套,他还能教出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十大贤哲吗?

二、当教师应懂得守住“本分”

老师的本分是什么?笔者以为有两层。一是凡做教师的都知道,每个教师在学校里都不是万能的,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专业,而且学校层次越高,这种专业性越突出;在这个方面,即使那些被人们称为“大师级”教师,也不能例外。所以,你要跨专业做教师,但前提恐怕你得是个天才。二是教师这一职业归根结底乃是育人的,育人是每个教师真正的“本分”,而育人这个本业不能靠“心灵鸡汤”来支撑,育人得靠自己一身的学问和一生的践行来支撑。于丹教授和陈果教授显然都违背了这个原则。

三、老师的事业本质上是寂寞的事业

前面说过,老师是育人的,而育人的事业需要几十年如一日的用心实干,要靠“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的实干精神;育人不能靠一时的心灵鸡汤式的哗众取宠!所以,育人的事业本质上寂寞的,是与“轰动效应”绝缘的。能“轰动”的乃是各种各样的“明星”,不是老师。老师的事业如同遍布天涯海角的小草,它很普通、很平凡、很不起眼,但大地始终需要它,它自己有时也很顽强——这就是教师,如此简单而已!

相关信息
各年级视频辅导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