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补脑也能增强记忆:背书记忆小窍门

2024-04-29 09:39 来源: 高考学习网 本文影响了:923人

各位家长,你们是不是觉着的自己孩子记忆差,今天刚刚背会明天就忘了,都很苦恼不堪?其实每个人的记忆都差不多,今天分享的背书记忆小窍门,看看对孩子有没有用?

自己的语言叙述出来。不要直接背诵书上的叙述性文字,一定要经过自己的加工:比如用自己的语言叙述出来。

高考为例。它需要的是长时记忆,而短时记忆转为长时记忆的关键,就在于加工(对知识点加以自己的处理)的精细程度。

长时记忆是指信息经过充分的和有一定深度的加工后,在头脑中长时间保留下来。这是一种永久性的存储。它的保存时间长,从1分钟以上到许多年甚至终身;容量没有限制。如果仅仅是按照书本的叙述逻辑、具体表达来记忆,时效是极其有限的。——这种记忆方式属于机械重复,研究表明:只有机械复述并不能加强记忆。

在我们的英语学习之中,单词的联想记忆法,就是用的这个原理。但需要意识到,我们的语言系统、叙述风格,也属于“已有的知识经验”。这是转换为自己的语言,能够高效记忆的原因之一。而之后的重复记忆,因着熟悉自己语言系统、逻辑习惯的缘故,也会更省时高效。

这里插叙一段:一般来说,书本的表述详实、细节丰盈,是为了让读者更好地理解。但绝非需要全部记忆,往往提取最关键的几句话,就足够了。

如何用自己的语言叙述出来?

这是症结所在。一般来说,书本自身的表述,就已经超出我们原有的知识体系、语言体系,哪还能有自己的语言?我的想法是:记忆书本原有的关键词、知识点等“点”信息;而后自己去连“点”“线”,指的是把这一块的“点”信息串成有逻辑的内容。

怎么 联系?记住关键词和知识点之后,记关系:并列?因果?时间?空间?人物事件?

然后合上书本,用自己的语言逻辑,语言系统,把关键词串起来。——想想把关键词连接起来的是什么?有哪些词:主语、量词、连接词等等;哪些关系:因果关系、并列关系等等。把细节填充进去。

试一试,串起来并不难,但需要你调动大脑去思考,可能会磕巴,但一定能做到。—一定要有串起来进行表述的这个动作:一则为了更好的记忆;二则先行锻炼逻辑关系的梳理,考试答题时思路流畅。

记“少”不记多,反而会记住更多

记忆的诀窍,是记“少”不记多;而后由“少”记多。“少”,可以减少任务量、缩减复习时间;而且,由于“少”,也熟悉得更快,记得更牢,能够提高记忆内容的覆盖面:当考试时,基本上能做到把关键观点罗列出来。

什么叫做记“少”:如果是某一块知识点,有很多诠释性的句子,彼此补充、互相解释,那么选取最核心的那句话进行记忆(不必非是一句话,两三句都可以),剩下的暂时舍弃,即使它们补充了许多细节,但只记核心句即可。

这么做的原因是:

1:我之前所述,教材/论著上的表达,往往过于详实、细节丰盈、内容量大,但书本是为了帮助理解——既然要学习,那么这本书于我们而言有太多“新知”,详实的细节讲述是必要的。但并非需要我们全部记忆,往往提取最关键的某(几)句话,就足够了。

2:以语文作文中的议论文为例,开始写作前,我们会有一个收集素材、积累论据、形成论点的准备工作。你看到的很多材料、观点,都会觉得很有用,然后一一划线、一一写出文稿。但真正写的时候呢?往往一整块的材料(围绕着一个核心观点),你只提炼出了一句话,用在你的论文中。

论述题的答题,就相当于写作,而非背诵默写原文。除了那些真正需要一字不差誊写的,基本上都是看个人自由发挥。

3:关键是你记不完,即使当时记完了,考试时候一紧张,也容易忘记前后顺序,然后像多米诺骨牌效应一般,一崩全崩。

记忆依赖于人已有的知识结构,只有当输入的信息以不同形式汇入人脑中已有的知识系统时,新的信息才能在头脑中更好地巩固下来。总结一下我的背诵记忆的方法,非常的实用高效,在长期的学习中我意识到:

想长期记忆知识,必须经过“加工”;机械复述并不能有效增强记忆

精细复述:把要记住的内容和已有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

如何用自己的语言叙述出来?记“点”信息,然后连“点”成“线”

记忆的诀窍,是记“少”不记多;而后由“少”记多。

“复杂事物分项化”,记忆回想不困难

干练的记忆者在听别人说话的同时,在自己的脑里重整成几项重点,再写下笔记备用。而不是努力一字不漏地想要记下别人所说的话。访问后看笔记时,分成条列写下的记者,能够按着思路想起整个会话的顺序。就算不是逐字记下,但因为正确地把握住谈话内容,而能汇总成内容详实的记录。

在记忆方面也一样,要从接收到的复杂资讯先分条分项地整理开始,先这样在脑子里整理过后,能变成比较容易记忆的形态,而这样记住的事物,在需要回想时也会以条项的方式、彼此间互有结合关连地浮现出来。即使忘了部分内容,大致上来说并不会有错,可算是很确实的记忆。也许有人觉得将内容条项化很浪费时间,但光是有助于正确记忆这一点,其实是很值得的。

“容易记的”先开始,心情、效率最好

记忆也是一样,满满的材料堆在眼前,只怕连想去记的心情都难以产生。无论哪一个学科,一定有些看起来会比较容易记得住的内容。以数学来说,像是之前做过相似的题型,或是英文单字里音节较少的单字,找出这类容易掌握的素材,从这些先开始记忆。记住这些容易记的材料,之后顺势就能简单地突破其他障碍。

另外,即使只是从众多材料里选出好记的材料,在不知不觉间也会记下相当多的数量。到一定程度后回头看看,发现“已经记这么多了啊!”就会有种负担减轻的感觉,更能继续努力下去。抱着“还有这么多要记啊!”或“已经记这么多了啊!”的心情来记忆,两者间的效率肯定有很大。

相关信息
各年级视频辅导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