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为什么要进攻苏联?

2024-05-03 03:19 来源: 高考学习网 本文影响了:1721人

1941年6月22日,德国数百万大军突然在德苏边境线上对苏联发动了全面进攻,著名的巴巴罗萨计划正式实施。德国闪击苏联的消息,震惊了全世界。在刚刚灭亡法国不足一年,空袭英国的海狮计划硝烟未散,英国尚未投降的前提下,为什么德国会冒着两线作战的危险进攻苏联呢?

微信图片_20190210131110.jpg

巴巴罗萨计划

第一,两国意识形态上的对立。希特勒自上台以来,一直试图将德国塑造为欧洲乃至世界资本主义的领导者。而显然,近在咫尺,却实行共产主义的苏联成为资本主义的最大敌人。想成为老大,自然要付出,为了获取足够的威信,也为了自己的权威不受质疑,自然要有所表示,干掉苏联自然是最有力的证明。

微信图片_20190210131119.jpg

希特勒

第二,现实利益的考量。希特勒自上台以来,一直叫嚣着拓展生存空间,“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取得土地,为德国人夺取每天的面包和牛奶。”这是希特勒煽动德国民众狂热的最著名说辞。

而德国作为资本主义的后起之秀,虽然科技和工业十分发达,但受限于恶劣的战略地位和英法等老牌列强的打压,一直没有足够的发展空间。德国境内的资源,尤其是石油,远无法满足德国经济的发展需求。

微信图片_20190210131123.jpg

巅峰时期的德国

因此,无论是德国领导人还是普通民众,一直迫切希望德国能够有更大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二战时德国的侵略扩张,也受到了德国民众的普遍支持。

但是,虽然希特勒上台以来,先后将北欧、法国、东欧等地纳入了统治范围,但是这些地方人烟稠密,资源也算不上丰富,尤其是战争机器最需要的石油,依然匮乏。因此,土地肥沃、人口密度很低、资源极度丰富的苏联就成为德国拓展的最理想之地。

第三,希特勒种族主义的必然选择。早在希特勒上台之前,他臭名昭著的《我的奋斗》中,就将苏联的主体民族斯拉夫人划定为劣等民族。在希特勒看来,斯拉夫人和犹太人一样,就“不配”生活在地球上,他们应该被杀害、驱逐和奴役。

因此,在这种这种指导思想之下,从刚开始,纳粹德国对苏联抱以强烈的敌意。而随着纳粹德国在欧洲的节节胜利,已经被胜利冲昏头脑的希特勒,将矛头指向苏联,是再正常不过的选择。

第四,苏德必有一战,即使纳粹德国没有进攻苏联,苏联在准备充分之后,也不会放过德国。其实在二战之前,苏联在国际上的名声并不好,俄罗斯人的贪婪也举世闻名。

虽然沙俄被推翻,苏联成立,但苏联骨子里依然实行着沙俄的大国沙文主义和侵略扩张政策,他们也一直试图恢复沙俄曾经在欧洲的势力范围。德国闪击波兰之后,苏德两国共同瓜分波兰,就是最好的明证。

瓜分波兰以后,两个大国领土直接接壤,这也意味着两国再无缓冲之地。因此,两国爆发战争将是迟早的事情,这一点无论是希特勒还是斯S大林都心知肚明。只不过希特勒选择了先下手为强。

第五,希特勒对于德国的军事力量过于自信,也低估了苏联的战斗力、战斗意志和恶劣的气候。自闪击波兰开始,德国的闪击战就震惊了全世界,德国军队也表现出了无与伦比的战斗力。短短半年时间,德国先后横扫了法国、比利时、卢森堡、荷兰、丹麦、挪威等大半个欧洲。

在德国军队乐观的估计里,进攻苏联也是一场闪击战,他们计划短时间内就消灭苏联军队主力,逼迫苏联投降。而苏联在此之前的表现,也印证了德国的观点。由于大清洗对于苏联军队的严重破坏和苏联在苏芬战争中糟糕的表现,都使希特勒和德国乐观的相信,此时的苏联军队不堪一击。

当然,苏德战场最终的结果证明纳粹德国和希特勒显然是错误的。巴巴罗萨计划发动之后,虽然苏联损失极为惨重,但苏联并没有被一击倒下,反而凭借无与伦比的纵深和动员能力,坚持和德国战斗。

而1941年前所未有的恶劣天气也成为苏联最好的朋友。再加上英美等国捐弃前嫌,对苏联进行大力支援,最终使德国军队陷入了苏德战场的泥潭,并导致了纳粹德国的最终失败.

相关信息
各年级视频辅导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