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衔接:句式效果赏析

2025-08-02 03:25 来源: 文化之窗 本文影响了:36人

“选用句式”指的是根据上下文特定语境,对意义相同或相近而在风格色彩、修辞手法、表达效果等方面存在细微差别的一些句式进行比较,选出其中表达最恰当,最富有表现力的句式。这一考点经常与“语言表达连贯”结合起来考查,要求考生选用的句式要在保证语句句意协调一致的基础上,与整个语段达成音韵的和谐、内容的连贯。从以下角度切入:

一、多角度赏析

1.句式效果(重点);

2.修辞角度;

3.词语角度,如是否使用了叠字叠词、色彩词,还有语体风格等;

4.语境角度,看句子在语意、褒贬、句式上是否与上下文协调一致;

5.结构角度,可以把原句放到整个文段中,从前文、后文的衔接紧密度(承前启后)来审查,原句内容表达更恰当,更合语境;可以根据句子的位置,断定原句内容表达更合文段的结构安排。还可以从句子的内部结构顺序的逻辑性角度思考。

二、分析效果

针对原句与改句不同表达效果比较题在“多角度赏析”之前先要找全“不同”。看看原句与改句到底有哪些“不同”,要把“不同点”全部找出来:

1.句式不同;2.句子成分位置不同;3.语序不同;4.用词不同;5.修辞不同;6.标点不同;7.与语境的协调性不同。

小题专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长安三万里》以诗人高适的回忆为线索,带着观众一起梦回大唐,呈现了李白、杜甫、王维等数十位大唐“顶流”诗人的群像。观众在“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中感受繁华都市,也在“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中穿行大漠边塞;一起在江城五月的黄鹤楼共赏玉笛飞声,也在烟花三月一同徜徉锦绣扬州。有网友评价说这是只有中国人才懂的浪漫。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在语言表达上颇有特色,请简要分析。

答案与解析

1.①句式整齐,两两相对;②引用(化用)诗句,画面感强;③语言典雅,富有诗意。④丰富文章内容,再现了盛唐气象。

【解析】本题考查赏析句子语言效果的能力。

“在‘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中感受繁华都市”“在‘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中穿行大漠边塞”运用对偶的手法,句式一致;

“在江城五月的黄鹤楼共赏玉笛飞声”“在烟花三月一同徜徉锦绣扬州”运用对偶的手法,句式整齐,两两相对;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是直接引用诗歌,“江城五月”“玉笛飞声”“烟花三月”是对诗歌的引用和化用,让文段语言典雅,富有诗情画意。

对有关唐诗内容的引用和描写,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再现了盛唐气象,画面感强,引人向往,仿佛让人看到了盛唐气象,感受到了一个诗意盎然的时代,也表达了作者对唐诗由衷的赞叹,对盛唐时代发自内心的向往。

相关信息
各年级视频辅导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