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言文中的倒装结构,主要有四种,目的是突出语言的张力,表现出作者强烈的感情色彩。
下面我们就分别介绍一下。
无论是古代汉语还是现代汉语,“主语+谓语”是主要的语序,但是这种常态化的表达方式并不能很强烈地体现出来作者独特的感情,语言的张力也基本上很弱。 例如表达一个人(假设这个人叫“张帆”)非常有才能,很贤能,一般的语序是“张帆很贤能”或者“张帆很贤能啊”,诸如此类。大家体会一下,这样的表达其实语言的张力就不够,情感色彩还是弱了一些。 如果文言文这样表达“贤哉,能也!”这种强烈的感情就有那么点意思了。 在《愚公移山》中,“甚矣,汝之不惠!”,本应为“汝之不惠甚矣”,谓语“甚矣”前置,突出了作者对“不惠”的强烈感慨。 在文言文中,宾语前置一般出现在疑问句、否定句、叙述句中,当然也有介词性的宾语前置。 否定句中: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余欺”即“欺余”,意为“欺骗我”。 疑问句中沛公安在?(《鸿门宴》)——“安在”即“在安”,意为“在哪里”。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不知句读”“不解惑”即“不知句读的道理”,“不能解决疑惑”。 需要注意的是,叙述句中宾语前置的情况相对较少,但也会出现。这种结构通常用“之”“是”等助词作为标记。王曰:“何以知之?”(《廉颇蔺相如列传》)——“何以”即“以何”,意为“凭什么”。 在文言文中,定语通常位于被修饰、限制的中心词之前,结构为“定语+中心词”。 记住这个结构,如果一句话为了强调定语,或者定语的成分实在是比较长,目的是为了使句子更加通顺,则就会将定语置于中心词之后,这种语序称为“定语后置”。 例如,《荆轲刺秦王》中的“群臣侍殿上者”,正常语序应为“侍殿上群臣者”。意思是“在殿上侍奉的群臣”。“侍殿上”是修饰“群臣”的定语,进行了后置。 “之”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如《劝学》中的“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等。 在文言文中,状语通常位于动词或形容词之前,但有时为了强调状语,或者为了让句子的结构更加合理,那么就会将状语置于动词或形容词之后,这种语序称为“状语后置”。 第一种情况:是“于”字介词结构后置,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方向或地点。 例如《兰亭集序》中的“亦将有感于斯文”就是状语后置结构,“于斯文”是介宾短语作状语,后置于动词“有感”,强调了“斯文”是“有感”的对象。 第二种情况:是“以”字介词结构后置,“以”一般是“拿”“用”“把”的意思。 例如,《归去来兮辞》中的“问征夫以前路”,正常的语序是“以前路问征夫”,“以”是“用”的意思,可以翻译为“向行人打听前面的路程”。 第三种情况:是“乎”字介词结构后置,引出动作的对象或范围。 例如,《师说》中的“生乎吾前”,其实是“乎(在)吾前生”,即“在我前面出生的”。 高中阶段,倒装句基本上就是这四种结构,其实也不是太复杂,学生了解了这些结构,锁定在这个范围之内,基本上学习起来也不会那么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