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师成长,走好“前三步”很关键!怎么走?

2024-09-17 08:01 来源: 文化之窗 本文影响了:64人

来源 | 《中国教师报2024年8月28日·名师版原标题 | 《跟着走、试着走、信步走》

作者 | 王涛 重庆市第一中学校

2019年夏天,带着学生时代的青涩和对教育的热情,我进入了重庆一中语文组。这5年来,在前辈的悉心指导和自己的努力钻研下,我慢慢成长了起来。把这5年的经历梳理了一遍,我写下了教学生涯的第一个“五年总结”,希望对新教师有所帮助和启发。

第一步

跟着走——摸清教学的门道

作为一名新教师,在登上讲台的那一刻,身份就由“坐着听的学生”变成了“站着讲的教师”,身份的置换赋予了新教师更多的责任和担当。学生时代的履历无论多么耀眼,都将在成为新教师的那一天暂时归零。新教师的成长道路终归是漫长而曲折的。虽然通向成熟教师的路径有很多条,但关键的那几步却是一定要走的。新教师初登讲台,第一步要做的就是跟着走——摸清教学的门道。跟着“课标”和“评价要求”走,让自己的课不走偏。刚入职的新教师,对语文这个学科一定不陌生,提及自己感兴趣的文章体裁、篇章一定会侃侃而谈,但是“语文爱好者”与“语文教育者”的内涵并不相同。语文课应该讲什么内容、讲到什么程度、培养学生的什么能力,并不是由个人意志或兴趣决定的。因此,刚入职的新教师如若摸不清教学的门道,不妨仔细阅读最新的课程标准、评价要求(如《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2020年修订)》《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和近几年的中高考试题,以了解当前语文课的重点、难点、考点、考试方向是什么,从而让自己的语文课不走偏。跟着“教材”和“教师用书”走,让自己的课不走形。回溯名师的成长经历,我们会发现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翻得最多的书是教材和教师用书,读得最透的书也是教材和教师用书。作为新教师,当我们对语文教学不能做到通观全局时,不妨把中学阶段的语文教材和配套的教师用书找来通读一遍,以知晓学生学过哪些文章,将要学习哪些篇目,这套教材有哪些突出的变化,自己的知识体系还有哪些漏洞,等等。跟着“教材”和“教师用书”走,不仅可以让我们的教学有支撑点,还能让自己的语文课不走形。跟着“前辈”和“学科知识”走,让自己的教学不走错。语文组的前辈都是“身经百战”的教学能手,新教师在刚入职时不妨勤奋一点,转益多师,多听前辈的课,多向前辈请教,以迅速提取语文课的“最大公约数”。此外,多花一些时间去“反刍”大学里学过的基础课(现代汉语、古代汉语、现当代文学史、古代文学史、文艺学、文字学、语言学等),以夯实自己的专业基础。前辈的教学经验,系统扎实的专业功底,可以让自己在教学的起始阶段不走错。跟着“期刊”和“优秀课例”走,让自己的课不落伍。学术期刊和优秀课例是我们上好语文课的重要辅料,作为一名新教师,我们不仅要精读教材和教师用书,还要多读学术期刊(如《课程·教材·教法》《教育学刊》《人民教育》《中学语文教学》《语文建设》《中学语文教学通讯》《语文教学与研究》《语文月刊》《中学语文教学参考》等),多看优质课例(如省级语文优质课大赛获奖课例、基础教育精品课、“中语杯”和“语文报杯”全国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课例等),从中了解当前语文界的最新研究动态、语文教学改革的最新方向、语文课堂的新近样貌等,并提取其中的精华,适时适度地融入自己的教学中,从而让自己的语文课不落伍。

第二步

试着走——寻找自己的特色

通过几年的“跟着走”,我们对课堂教学的基本流程、语文教学的大致框架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会对语文教育的方向、教学的流程环节有了一个基本认识。这既是对前一阶段努力积淀的嘉奖,也是催促我们从“跟着走”过渡到“试着走”的号角。在“试着走”阶段,核心任务是通过这段经历找到自己的特色。试着解决遗留问题,让自己的课更顺畅。初登讲台的那几年,新教师总会遇到一个常见现象:无论自己在备课时准备得多充分,但凡走上讲台,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意外。对新教师来讲,与其将之视若打击,不如将其看作成长的馈赠。这些“意料之外”都是良好的反思机会:讲课方式有问题还是对学情了解不准确,课堂预设不充分还是欠缺“课堂智慧”……在成长的第二个阶段,新教师在备课时除了要关注该课的教学内容,还应从“遗留问题库”中选择一些问题试着解决,合理减少和规避在课堂中可能出现的意外,从而让自己的课更顺畅。试着融入前沿理论,让自己的课更新颖。当我们把每节语文课都能上顺畅后,就要继续思考如何让自己的课有新意。一线教师都知道,上出一节新颖的语文课其实很难。从外在来看,它或许是灵光一现的结果,但就内里而言,却是扎实的学科知识和前沿的学术理论共同催化的产物。在这个阶段,语文教学的“开荒工作”已经结束,我们就可以依据学科基础知识、学生已有经验、前沿教学理论,让自己的语文课从“四平八稳”渐渐过渡到“日新月异”,从而让自己的语文课更新颖。试着依据自身特色,让自己的课更有型。森林里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同样地,世界上也没有两个相同的语文教师。当我们既能把课上顺畅,又做了各种新颖的尝试后,就要试着结合自己的知识储备、研究兴趣、性格特征,选择一个最适合自己的教学方向,在日常教学中勤探索、多尝试,从而让自己的语文课更有风格、更有型。

比如,有的教师情感细腻,对文字很敏感,可以让“精读语言”成为自己的特色;有的教师声音条件好、诵读技能高,可以让“吟咏诗文”成为自己的名片;有的教师古文底蕴深厚,诗词歌赋样样在行,可以让“古韵典雅”成为自己的招牌;有的教师以逻辑思辨见长,可以让“思辨推理”成为自己的代言词,等等。

第三步

信步走——迈向独属的天地

在经过“跟着走”和“试着走”的磨炼后,我相信每个新教师都能在语文教学中有自己的心得体会,提及教材体例、课型课例、习题测评、篇章组合、学习任务群、项目化学习、单元整合教学等话题,都能说出自己的看法。只是,“百花齐放不可少,一枝独秀更亮眼”。语文学科的内涵和外延极其丰富,无论从哪个角度切入,都可以与之建立关联,而且与语文学科有关的研究领域也难以枚举。多方了解、多处尝试的确有利于新教师开阔视野,可是在“试着走”以后,新教师还需要从纷繁的领域中确定一两个自己最感兴趣、学科发展最需要的方向,认定其中的一块“区域”,去琢磨,去深耕,去实现二次成长。在深耕的过程中,新教师可以将自己的思考形成论文,将课堂实录转写成规范的文本,待成果积淀到一定数量后,可以通过申报课题、申请选修课等方式,将自己的成果系统化、条理化,以形成一家之言,从而信步迈向独属于自己的语文天地。

相关信息
各年级视频辅导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