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鄂东南省级示范高中教育教学改革联盟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 语文 Word版含答案

2024-12-02 04:07 来源: 文化之窗 本文影响了:329人

一、现代文阅读(35)

()现代文阅读工(本题共5小题,1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文化在东方文化发展历史中源远流长。张煌秋认为,应为讹字,实则为口民,传统相声表演中有逗口民和捧口民的角色之分,因此口民为滑稽、笑料之意,因与读音相近,所以娱乐综艺的节目字幕中误用两字,字从此有了好笑之义并不断被引申。文化并非网络传播时代独有的文化现象,在早期春节联欢晚会里就开始出现,表现为小品、相声包袱和笑料,比如经典小品中的群英荟萃”“萝卜开会等,春晚热梗成为一代人共同的文化记忆。随着春晚造不再成为经典,开始出现诸如干饭人”“野性消费等对某种现象或者某类人群的反讽和吐槽的网络热梗

网络玩梗是网民群体解读现实生活并再造文化的景观,最早见于网络亚文化圈层中,随着后亚文化时代内容的去中心化、受众的再部落化发展,圈层内部的封闭性被打破,各圈层话语重叠现象越来越常见,原始不断进行增殖,成为全社会同频共振的虚拟互动工具。理查德·道金斯提出:“这个世界存在着大量的复制因子,它由一条复杂的链构成,链是由各种类型的起构件作用的分子组成的,这种构件一接触到对之有亲和力的复制因子的另一部分,就会附着,但当复制因子变得越来越多时,构件因消耗量大增而供不应求,成为珍贵的资源。不同品种或品系的复制因子必然为了争夺它们而互相搏千。这就是模因理论。根据这一理论可知,作为普遍流行的模因,作为人类社会文化传递的复制因子,是基于人们在虚拟网络社交平台中地位的争夺,作为这种模因,被不断复制,网民争先恐后地成为的传播群体,以低成本的社交方式参与网络交流和互动。网络时代的文化充斥着打破语法结构的拼贴、戏仿,以非常快的速度更新迭代,旧未去,新便来,往往存在着严重的割裂性。

随着网络传播时代社会加速发展,文化逐渐在短视频创作中占据高地。网络传播时代的通常是源自某一事件或当事人无意识说的话,经由社交平台用户戏谑的传播,丰富了原有的内涵,成为短小精悍、约定俗成的词句。爆火的热门视频因为而出圈,随着该短时间内被全网大量复制、挪用,甚至用于现实生活的语言环境中。久而久之,往往通过搜索也难以追溯某个原本的意涵,本身的语义价值已经不再重要,而是形成一种条件反射式的符号。

虽然玩梗属于打破沟通壁垒以获得身份认同的情感交流方式,但视频内容本身的空洞和同质让传受双方始终无法形成紧密的联系,只是对集体无意识的依附和煽动,对内容缺乏实质上的归属与认同,甚至构成公共话语的n乏与交流意义的消解。物品本身的价值被其所赋予的符号价值取代,文化所赋予的虚拟诉求取代了个体的现实需求,阻碍自身的判断与思维模式,缺乏深刻的意义与价值。

(摘编自范思琦《玩梗短视频背后的异化与规制》)

点击下载
相关信息
各年级视频辅导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