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根本原因”类选择题突破策略

2024-04-27 23:33 来源: 文化之窗 本文影响了:88人
一般而言,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来看,考查“根本原因”类选择题的正确项归根到底主要指向“经济要素”。但是也有例外,如2022年天津卷3题,尤其是该卷8题。然而,在其余选项甚有迷惑的情况下,如何基于选择题题干材料“有理有据”地选出正确项甚为重要。事实上,通过对相关高考试题样本的分析,“根本原因”类抑或纯粹的“(主要)原因”类选择题背后是唯物史观中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主要内容,亦即突破这类选择题的思考角度。显然,这也是需要深入理解的。但是,也说来话长,必须从“头”说起。首要是人类的生存,也就是现实生活(先是物质生活,后是精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也只有通过生产劳动才能迫使自然界为自己提供物质生活资料,因此生产劳动是人类首要的实践活动。这其中的关键之一是生产力。所谓“生产力”,是指生产劳动过程中人类对自然界的关系,即人们在劳动生产实践过程中改造自然、影响自然并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能力。这本质上是人类的自主活动能力。与生产力(三要素: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劳动者)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则是关键之二。所谓“生产关系”,表示的是在生产劳动实践过程中人们不仅和自然界发生联系,而且人们相互之间也结成一定的、必然的、物质的社会关系。换言之,由于人们不能孤立地、单独地与自然界作斗争,必须结成一定的生产关系才有力量。生产关系首要的是生产条件的所有制形式,包括生产资料及劳动者两种所有制,即强调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必然结成的社会关系,这也是生产关系的基础,亦即“决定人们在生产中一定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一定的交换关系和一定的产品分配关系”;也蕴含在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环节构成的全部生产劳动实践过程中,即强调生产劳动实践过程自身各个环节的相互关系,亦即生产关系的结构层次。从人类历史来看,已出现5种基本类型的生产关系,即原始公社制生产关系、奴隶占有制生产关系、封建制生产关系、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这主要是由于生产条件的所有制形式的不同。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关的是生产方式,这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所谓“生产方式”,是指人们生产物质资料的活动方式或人们保证自己生活的方式,包括劳动方式(生产力的现实形态,即生产力的技术利用以及由生产力的技术特征决定的劳动结合方式)、生产关系(所有制的现实形态,即生产力利用的社会结合方式)。这也就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其中是以劳动方式为媒介的,即生产力→劳动方式→生产关系。近几年以来,以“生产方式”为关键词的选项是诸多高考历史选择题的正确项,如2022年广东卷13题,2023年海南卷1题。因此,这应该引起重视。


由此才进入正题。从表面上来看,经济基础与生产关系是两个不同的术语,但是事实上却具有同一内涵。从生产力的角度来讲,生产力利用的社会结合形式即生产关系,与生产力构成对立统一的矛盾;从上层建筑的角度来讲,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即整个社会大厦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也构成对立统一的矛盾。换言之,经济基础即生产关系。一般而言,通常所讲的“‘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是指一定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以及由其主导的该社会的经济结构。如古代中国封建社会生产关系是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和起着辅助作用的封建农民土地所有制,但是封建社会后期与之相对立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不能当作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它还包括在这种封建土地所有制基础之上地主、农民之间的地位与相互关系,也包括赋税、徭役等“产品”交换与分配关系,以及以农业为主导的、包括手工业与商业在内的经济结构。众所周知,所谓“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制度和思想、理论、观念等社会意识形式。它主要包括:一是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宗教、文学、艺术、哲学等意识形态在内的“观念上层建筑”,但是不包括反映生产发展水平及人们之间某些交往的社会意识形式,如自然科学、语言学、某些技术性的管理科学;二是与一定社会意识形态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相应设施的“实体(政治)上层建筑”,主要是指军队、警察、法庭、监狱、政府行政机构以及政党、行政团体等,而国家政权是其中的核心。无论是政治上层建筑,还是观念上层建筑,“一般而言”,都是由经济基础起着“主要的”决定性作用。换言之,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那就会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如在古代中国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的经济基础之上,就必然会有皇权至上的专制政权和宣扬“君权神授”的政治思想,以及相关的一整套的上层建筑。显然,这也意味着经济基础的变化决定着上层建筑的变化,主要是由于“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反之,上层建筑具有相对独立性,并对经济基础具有巨大的反作用。其一,一定社会的上层建筑是为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服务的。如古代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封建”的上层建筑必然阻碍、破坏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这种新的经济基础的产生和发展,这是因为它必然保护、巩固的是“封建”的经济基础。其二,反过来讲,新的上层建筑则会促进旧的经济基础的消亡,并为建立、巩固和发展新的经济基础服务。如近代法兰西第一帝国,虽然它是一个君主制国家,但是对于在法国大革命中兴起的资本主义的新的经济基础也起着保护和巩固的作用。其三,在一定条件下上层建筑又反过来对经济基础表现为主要的、决定性的作用,“当着政治文化等等上层建筑阻碍着经济基础的发展的时候,对于政治上和文化上的革新就成为主要的决定的东西了”。事实上,这还是特别强调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巨大”反作用,只不过在一定条件下具有“主要的、决定性”的意义。

(2022·天津卷·8)1843年,黄河特大洪水造成河南中牟县大堤决口,23州县被洪水浸淹;1933年,河南、河北等地的黄河堤防因特大洪水决口数十处,30县遭受洪灾;1958年发生的特大洪水安全入海。上述三次特大洪水的结果截然不同,其根本原因是(    )
A. 治理能力的强弱
B. 社会制度的差异
C. 经济水平的高低
D. 自然因素的影响

1843年、1933年、1958年等三个时间的特大洪水的结果(决口与洪灾,安全入海)截然不同是题干材料的主旨。根据题干设问“其根本原因是……”,显然,应将三个时间点所处的阶段特征作一比较,分析得出造成三次特大洪水结果截然不同的“根本性”变化(质变)。根据唯物史观中“政治上层建筑”的核心内容(国家政权),基于基本史事,1843年清王朝统治下的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即国家政权是代表地主阶级利益的封建皇权专制制度,而在这种社会制度下相关的经济基础及交通等各种技术性条件远远不能有效应对突发的特大洪灾。1933年南京国民政府统治下的中国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即国家政权是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一党专政”制度,而在这种社会制度下虽然其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都有所改革与发展,但还是不足以有效应对突发的特大洪灾。1958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已是社会主义社会,即国家政权是代表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无产阶级专政制度,而在这种社会制度下相关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和1843年、1933年相比已大不相同。经济上,农业集体化和“一五计划”完成的工业化;政治上,《1954年宪法》、人民代表大会等相关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建立;思想文化上,社会主义文学艺术、思想学术等有所改革与发展。基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革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政府既有“决心”又有“能力”(国家治理)有效应对突发的特大洪灾。综上所述,国家治理能力的强弱“归根到底”是取决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变革,其中最为核心的是社会制度(国家政权)。故选B项。

(2022·天津卷·3)北宋以紫色为尊贵颜色,宋太宗曾下诏禁止民间服紫,然“冒法者众”。当时的人们以“巧制新妆,竞夸华丽”“愈厌而好新,月异而岁殊”为荣。这种好新求奇的风尚主要得益于宋代(    )
A.中央集权日益加强
B.社会环境相对宽松
C.海外贸易繁荣发展
D.封建等级不复存在

北宋人们在服饰上“好新求奇”,甚至违反禁令(“冒法者众”)是题干材料的主旨。服饰属于唯物史观中的“生活方式”范畴。所谓“生活方式”,是指在一定社会生活环境下由一定生产方式制约和一定人生价值观指导下的人的各种生活活动(职业劳动活动、社会政治活动、精神文化活动、消费及闲暇时间运用在内的日常生活活动)的典型形式和总体特征,包括精神生活方式(观念上层建筑·精神文化生活方式,政治上层建筑·政治交往方式)、物质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物质消费方式、经济交往方式、劳动方式)[12]

因此,题干材料“服饰”属于“物质生活方式”中的“物质消费方式”。事实上,生产方式,尤其是其中的劳动方式,是物质生活方式的主要内容和具有决定性的因素。结合基本史事,北宋人们在服饰上由节俭、朴素(北宋初期)到“竞夸华丽”(“好新求奇”)的变化反映了工商业经济(生产方式中的经济结构)的发展。从四个选项来看,与工商业经济发展有关的选项是B项、C项。那么究竟如何判断出正确项?结合题干材料“北宋以紫色为尊贵颜色,宋太宗曾下诏禁止民间服紫”,这明显属于“政治上层建筑”,反映了北宋统治者意图维护以服饰为表征的尊卑等级制度,呈现出贵贱有序的等级观念。但是在工商业经济发展的社会环境下,这种努力明显面临严重的挑战(“冒法者众”),以致北宋朝廷非但没有对犯禁者实施处罚,甚至出台文件规定,允许工商阶层服紫。显然,这种“宽缓”的政治上层建筑的变化有利于社会环境的相对宽松。故选B项。事实上,此题的考点是必修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1课“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第四子目“社会的变化”,即“为适应社会经济的变化,宋朝政府适当放松了对社会的控制(社会环境相对宽松)。……以及日常生活标准,官府的限制也比前代更为松弛”。因此,对于深入理解教材文本,这也应该引起重视。

综上所述,在深入理解唯物史观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尤其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主要内容的基础之上,围绕“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根据本文对高考历史“根本原因”类抑或纯粹的“(主要)原因”类选择题的解析,归纳得出突破此类选择题的关键。其一,首要确定题干材料(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涉及到“上层建筑”中的“哪部分”。如2022年天津卷8题主要是针对“根本性变化”的政治上层建筑的核心——“国家政权”(社会制度),2023年天津卷10题主要是基于“广泛认同”的观念上层建筑中的政治与宗教思想。其二,基于“哪部分”内容的变化或特征,主要是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抑或政治上层建筑与观念上层建筑之间的相互关系的角度入手,并结合基本史事,从而分析突破。如2022年湖南卷13题,主要涉及“政治上层建筑”,正确项为C项,而事实上“建国路径的差异”(C项)反映了在建国政治制度设计上美国与德意志两国的政治观念的不同,亦即观念上层建筑影响政治上层建筑。其三,注意有时不要拘泥于“根本原因”“(主要)原因”等用词表述,这是由于它会造成误导,同时针对某些高考历史选择题,也要注意回归并深入理解教材知识。

相关信息
各年级视频辅导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