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热点主题优秀思辨文段汇编,都是绝绝子!

2024-04-27 16:41 来源: 文化之窗 本文影响了:114人

01


材料一:花儿为什么谢了呢?我的热烈的爱把它紧压在我的心上,因此花谢了。琴弦为什么断了呢?我强弹了一个它不能承受的音节,因此琴弦断了。——泰戈尔


材料二:一切重压与负担,人都可以承受,它会使人坦荡而充实地活着。——米兰·昆德拉


学校文学社拟出一期社刊,其中“大家谈”栏目本期讨论主题为“承受”。栏目主编向你约稿,请你结合上面两则材料,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理解和思考。


片段示例

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为什么要张弛有度呢?因为这样符合自然规律。太放松了,懒懒散散、磨磨蹭蹭、麻痹大意、稀里糊涂,自然是不行的;而如果一味地紧绷神经,容易导致神经异常,使正常的判断力、洞察力受影响。就像一条皮筋,老是紧绷着,时间一长就没弹性了。没弹性的皮筋就失去了它的功能。所以,人们要懂得张弛相谐、动静结合。


总而言之,我们要知道适时适度地变易,不能一条道走到黑,不能头碰南墙不转弯,不能为了吃枣子而不顾马蜂窝。只有这样,才符合自然之道。符合自然之道,生命才能蓬勃,人才能稳健地走上成功之道。(《顺其自然 健康成长》)


02

当你使用计算器后,你的计算能力变得越来越弱;当你使用导航工具后,你变得越来越不识路。而相反,你尝试自己计算、自己识路后,会发现相应的能力越来越强。


生活中类似的现象普遍存在,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片段示例

外物诚然是辅助自身,提升自我、拓展认识的良好工具,但切忌过于依赖。要真正为自己带来裨益,关键仍在于“事在人为”。正如阅读一本书,只有亲自品读才能真正体悟其内涵,提升阅读能力,而不是仅凭他人的评论形成对此的潦草了解。只有以外物为辅,脚踏实地亲身践行,才能结合“物”与“我”,达到更高培养自身能力的境界。(《外物为辅,事在人为》)


03

我们在生活中,到处可以听到各种本真性宣言:“成为你自己”“做真实的自己”,认为独特性只有从自我内部才能获得。加拿大思想家泰勒却说,“自我”来自我们和他人的对话,以及对话中的反思。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上面这段文字的思考。


片段示例

我们重复着自我对超我的追逐,对规律的总结和反思,离那黄金的太阳再近一些。我们吸纳外在,在俗世与烟尘中往来,与人谈吐,成为不乏烟火气的存在。我们反省内在,在密室中闭关,审视内心的黑暗与火花,缄默不言。这是属于人的矛盾,更可以是规律,同样也是我们的价值所在。(《认识自我的内与外》)


04

成长是个不断被塑造,也是个不断自我塑造的过程。


这句话对你认识自身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带来哪些思考?


片段示例

树木之长也,外风霜雨露以塑之,内生根吐绿以形之;泉源之流也,外从苍山之高而泻,内蚀其土而成江河焉。则人之长,外教化而致知而知止,内勤思而塑己也。其人之成才,内外之塑形,不可失其一焉。


其外者谓天命之性,以道率性,以教修道,其道之存也,秩序之安,社稷之平焉。故道不可须臾而离,其中庸也。然教化之存,人之参差,何哉?君子慎独 ,喜怒不发,发而中节;然小人之无忌惮。其内之形己也,内外调和,方为人之成长也。(《形己而外调和论》)


05

有人说,知识是想象力的土壤;也有人觉得不尽如此。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上面这段文字的思考。


片段示例

知识是想象力的土壤,但仅有知识还不足以孕育想象之花,结出成功之实。我们更加需要坚定探索的决心、敢于质疑的精神、脚踏实地的稳重、以及“士不可以不弘毅”的信念和责任。中国古代的“浑盖之争”持续了一千二百年,西欧的科学萌芽贯穿了整个兴亡史。想象力发芽生长需要时间,但只要我们砥砺前行,就终有一日会结出丰满果实。(《为有源头活水来》)


06

人们普遍向往没有压力的生活,但人生中让人欣喜的大小成就,又往往是在压力之下取得的。


对此,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片段示例

压力通常会使人紧张,而人们实际都偏爱安逸的生活,所以人们才会向往没有压力的生活,但没有压力真的好吗?我认为完全没有压力反而会伤害人们。出海捕鱼的人都知道,若是捕捞上来的沙丁鱼之间不放一条它们的天敌,沙丁鱼就会因为安逸而死在途中,唯有天敌的威胁使它们不停游动,它们才能保持活力。人也需要这样一个“天敌”来驱动自己,这个“天敌”就是外界的压力。


压力虽然会使人紧张,但也会使人打起精神,认真对待眼前的事物,不少人自嘲自己是“死线战士”,但正是这个死线成功驱使了他们完成事情,若是将死线替换为高标准、高要求,人们也会迫于它的压力而努力达到这个目标,取得的成绩之所以令人欣喜,也正是因为人们比平时更认真罢了。(《拥抱紧张的生活》)


07

有的人认为人生不能像炒菜一样准备全部再开始,有的人认为要做足准备后才能开始人生。


对此,你怎么看?


片段示例

事实上,其实不论是不做所有准备还是做万全准备,本质都是为未来奠定基础。所做的准备,就是人当下付出的每一滴汗水、投入的每一份努力,而留下一定“不准备的空间”与之并不矛盾,它是要求人掌握变通力,遇到意想不到的转折时会处变不惊;它也是要求人从已明晰的准备网中有跳脱而出的弹性新思维的创造力。唯有当汗水与灵气相结合,人所做的一切准备才能达到至高境界,成为助推人类螺旋上升的强效滋补。


揆诸当下,人类在前行的进程中不变地积累经验做足准备,却又在面对全新挑战时用新格局下的新视野思之测之进而迎之击之。试问袁隆平研究几载又遇突变几时才换来世间无饥馑禾下享美梦?吴孟超抗肝癌几代又逢手术突发状况几次才在肝胆相照中医治苍生?数不胜数,国士所做准备再充足,还是会遇未曾万全考察就要义无反顾奔赴的情境。是他们的积淀,也是他们的情怀和二者共同孕育出的勇气光亮他们,在人生的穿林打叶中炽热滚烫!


我们每个个体都应如此,有澄澈侘静的准备,也有骁勇澎湃的信念。“先羽一铩群鹤翔”,赓续光明!(《先羽一铩群鹤翔》


08

有人说,速度时代的来临,可以为我们创造更多闲暇;也有人认为不尽如此。你怎么看?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片段示例

一个时代中的闲暇与忙碌是人的选择。有的人说,速度时代的来临可以为我们创造更多闲暇,也就是说现代生活中出现的网购、外卖、手机支付等节约了当时人的时间,让我们有更多时间,缩短了时间的浪费。他们可以读书、工作享受生活在闲暇的时间,这对于他们来说不仅便捷生活更加提升自己,这就是速度时代来临的好处。而忙碌是为什么呢?快节奏的生活,以及对人生的价值追求的不同,让他们在更加繁忙的社会中,紧跟社会发展的步伐,不敢懈怠,这是对于人所处困境的映射,也是对自我的升华。因此,在社会发展中闲暇和忙碌都是人的选择和自我的追求。(《快速发展时代下的闲暇与忙碌》)


09

生活中,人们总在努力创设各种“连接”,而有人认为保持一定的“间隔”更为重要。


对此,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与思考。


片段示例

这并非说,每个人都应该成为孤岛,只是说,我们架构了太多泛化的连接,而没能看到,间隔其实是一种更高层次的被重构的连接。在适度的间隔中,我们才可以运用到自己的力量。我们需要将一些为人之初应该被重视但却被埋没的东西,重新亮起光芒;我们也需要让独立清醒的思考、让卓尔不群的个体奋斗,成为引领时代的微光,而非沉溺拘囿于泛化的连接中,被连接所定义、所塑形。《宽容》序言中的漫游者,正是勇敢地跳出了封闭已久的连接中,才得以一睹外面世界的波澜壮阔。


跳出沧海的水珠,固然会受阳光炙烤、风沙吹打,但也能看见陆地非凡的风景,能窥见独立自我的伟大。(《不为缀网劳蛛》)


10

我们每天都从外界摄入知识,但是有人说:“真正的知识来自内心,而不是得自别人的传授。”


对这一说法,你怎么看?


片段示例

内化是我们沟通起自我和外界的桥梁。在具有自我认识后,我们通过内化获得的知识来充实内心。在审视、思辨的进程中获得感悟和成长,同时内化又反作用于我们的内心与自我之认识,在反思中也不断磨炼着自我。内化是一个给知识打上自己的烙印,也从而再度审视自我内心的过程,在此我们获得更深一层的理解,从而也能更为自如的应用。故而,即使这个过程漫长而枯燥,追求智慧和真知,想要获得提升和升华的人,还是需要走一遍的。


当然,内化的过程并不代表着需要与世隔绝。确实,思考的过程需要沉潜,但这并代表就要孤立自我,摆脱外界——相反地,内化也需要倾听来自外界的看法,需要知识的积累,在碰撞中获得灵感,也在思考中获得理解。(《于内化中寻真知》)

相关信息
各年级视频辅导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