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作文素材:标题+金句+人物+精彩段落(2025年2月内容汇总)

2025-05-21 21:24 来源: 文化之窗 本文影响了:23人

1

标题


1.……改变,……不变

解析:此标题出自《人民日报》评论文《行囊改变,温情不变》,在“变”与“不变”中自有一份坚守和永恒,我们可以仿照此标题进行仿写,如《时代改变,诚信不变》、《方法改变,情意不变》等等。


2.以……表达……滋味

解析:此标题出自《人民日报》评论文《以青春表达丰盈年节滋味》,适合正面立意的主题,如“奋斗”“梦想”“无畏”等,如《以奋斗表达青春滋味》。


3.用……之手护……之花

解析:此标题出自《人民日报》评论文《用有形之手护创新之花》,用比喻手法强调有形之政策对呵护创新之花的重要性,形象生动,适合正面立意的主题,如《用有形之手护传统文化之花》,《用拼搏之手护民族复兴之花》,《用奋斗之手护青春之花》等等。


4.以……支撑……大厦

解析:此标题出自《人民日报》评论文《以基础研究支撑科技大厦》,用比喻手法强调基础研究对科技发展的基础支撑作用,形象生动,适合正面立意的主题,如《以创新支撑文化发展大厦》,《以理性支撑人生大厦》,《以奋斗支撑成功大厦》。


2

金句


1.向着更美好的生活,个人的脚步与国家前进的脚步同频共振,定能不断翻山越岭,领略更壮丽的风景。【适用主题:奋斗,爱国情怀】


2.取之有制、用之有节则裕,取之无制、用之不节则乏【适用主题:节制克己】


3.迎接更加和谐的智能生活图景,每一次创新都值得尊重,每一分努力都值得珍视【适用主题:智能时代、创新、奋斗】


4.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每一个人都是主角,每一份付出都弥足珍贵,每一束光芒都熠熠生辉。【适用主题:民族复兴】


5.走遍江南塞北,遍历三山五岳,将青春写在祖国的壮阔河山上。【适用主题:青春价值】


6.把行动交给现在,把结果交给时间。【适用主题:实干、无畏结果】


7.人生的美丽,在于用尽全力去书写;人生的可贵,在于让生命更加饱满与丰盈。【适用主题:生命价值、奋斗】


8.想,都是问题;做,才有答案。【适用主题:实干、无畏结果】


9.没有生而英勇,只因选择无畏。【适用主题:责任担当】


10.热爱不是坐等暴风雨过去,而是在风雨中跳舞。你对待生活积极而美好的态度,就是你人生版图上的路径,会引领你翻山越岭,找到生命藏起来的嘉奖。【适用主题:热爱、积极乐观】


3

人物素材


1.【人物】中国第一代核潜艇工程总设计师黄旭华


【事迹】

(1)自幼立志科学救国为国“深潜”三十年——【适用主题:爱国情怀、责任担当】

“从一开始参与研制核潜艇,我就知道这将是一辈子的事业。”黄旭华曾说。1926年,黄旭华出生在广东汕尾。上小学时,正值抗战时期,家乡饱受日本飞机的轰炸。海边少年就此立下报国之愿。“想轰炸就轰炸,因为我们国家太弱了!我要学航空、学造船,我要科学救国!”高中毕业后,黄旭华同时收到航空系和造船系录取通知。在海边长大的黄旭华选择了造船。


中国成立初期,掌握核垄断地位的超级大国不断施加核威慑。20世纪50年代后期,中央决定组织力量自主研制核潜艇。黄旭华有幸成为这一研制团队人员之一。支部书记同他谈话,说了三点,一是“你被选中,说明党和国家信任你”;二是“这项工作保密性强,这个工作领域进去了就出不来,犯了错误也出不来,出来了就泄密了”;三是“一辈子出不了名,当无名英雄”。领导对他说,你能接受这种工作吗?黄旭华毫不犹豫回答,“能适应,而且是自然适应”。


此后30年时间,他的家人都不知道他在做什么,父亲直到去世也未能再见他一面。1986年底,核潜艇工程解密后,两鬓斑白的黄旭华回到广东老家。见到93岁的母亲,他眼含泪花说:“人们常说忠孝不能双全,我说对国家的忠,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直到1987年,母亲收到他寄来的一本《文汇月刊》,看到报告文学《赫赫而无名的人生》里有“他的爱人李世英”等字眼,黄旭华的9个兄弟姊妹及家人才了解他的工作性质。


(2)用最“土”的办法解决最尖端的技术问题——【适用主题:科研精神、艰苦奋斗、迎难而上】


上世纪60年代,核潜艇研制之难,难在这项工作几乎是从零起步。黄旭华面对的不仅是技术难题,更是从何下手,从哪打开工作局面的方法问题。“当时,我们只搞过几年苏式仿制潜艇,核潜艇和潜艇有着根本区别,核潜艇什么模样,大家都没见过,对内部结构更是一无所知。”黄旭华回忆说。用最“土”的办法来解决最尖端的技术问题,是黄旭华和他的团队克难攻坚的法宝。没有现成的图纸和模型,就一边设计、一边施工,白天黑夜加班加点。没有计算机,就用算盘和计算尺,日日夜夜、月月年年,算出了首艘核潜艇几万个数据。为了控制核潜艇的总重和稳性,边角余料都要一一过秤。几年的建造过程,天天如此,使核潜艇下水后的数值和设计值几乎吻合。面对国外严密的技术封锁,黄旭华带领团队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一路攻克种种技术难关,突破了核潜艇最关键、最重大的七项技术,让茫茫海疆有了中国的“钢铁蛟龙”。


(3)“誓干惊天动地事,甘做隐姓埋名人。”——【适用主题:淡泊名利、无私奉献】


感动中国人物、全国道德模范、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年过九旬的黄旭华,算得上荣誉等身。尽管有了些名气,但就像深爱的核潜艇事业一样,黄旭华希望“潜在水下”,默默无闻,不喜欢出名。


培养科研人才,黄旭华主张从工程实践中培养人。几十年来,他率领团队开展了一系列重点型号研制,并在这个过程中为国家培养锻炼了众多科技英才。“我更愿意当‘场外指导’,不当教练,放手让他们去干,大胆去干。”黄旭华说。即便年事已高,他仍会利用做报告、接受采访的机会,“苦口婆心”地讲故事,用自己的言行影响年轻人。


2020年,获得“共和国勋章”,他谦虚地说:“誓干惊天动地事,甘做隐姓埋名人。我和我的同事们此生属于祖国,此生无怨无悔。”2021年,他捐出1100万元个人所获奖金,作为科技创新奖励基金,激励更多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点评】“当祖国需要我一次把血流光,我就一次流光;当祖国需要我一滴一滴流血的时候,我就一滴一滴地流!”黄旭华院士的这段话振聋发聩,这是奋斗者的铿锵誓言,也是他矢志报国的人生写照。无论是30年隐姓埋名,还是亲自登上潜艇、随艇下潜进行深潜试验,他的一生,时刻准备着为国牺牲。在那个艰苦的年代里,在那座曾经荒无人烟的岛屿上,黄旭华院士带领着那些默默奉献、隐姓埋名的科研人员和工作者,共同书写了世界核潜艇历史上的传奇篇章。誓干惊天动地事,甘做隐姓埋名人。黄老以小我之躯,潜入茫茫深海,一潜就是三十年;但这小我一潜,却铸就了大国重器,捍卫了祖国海疆,建立了不朽功勋。他的人生,正如深海中的潜艇,无声但有无穷的力量。


2.【人物】“英雄团长”祁发宝


【事迹】2020年6月15日,加勒万河谷的寒风裹挟着硝烟。面对越线挑衅、蓄谋已久的外军,祁发宝仅带数名官兵蹚过齐腰深的冰河前出交涉。交涉过程中,对方突然发动暴力攻击,他张开双臂阻挡黑压压的敌军,怒吼道:“你们破坏共识,要承担一切后果!”

这一瞬间被历史定格——他的双臂如同喀喇昆仑山脉般横亘在国境线上,身后是960万平方公里的锦绣河山。  在钢管、石块和棍棒的围攻下,祁发宝头部遭受重创,左前额骨破裂,鲜血染红战袍。军医回忆,昏迷前的他仍挣扎着要冲回战场。


这场战斗中,陈红军、陈祥榕、肖思远、王焯冉四位烈士壮烈牺牲,用生命践行了“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的誓言。而祁发宝的伤疤,成为喀喇昆仑精神最悲壮的勋章。中央军委授予他“卫国戍边英雄团长”荣誉称号。

从甘肃武威的农家子弟到雪域高原的钢铁战士,从普通士兵到全国政协委员,祁发宝的每一步都刻印着时代的印记,也诠释着中国军人对祖国最深沉的告白。在西部战区颁奖典礼上,他说:“荣誉属于所有边防军人,我不过是做了军人该做的事。”这种谦逊,恰如喀喇昆仑的雪峰——巍峨矗立却静默无言。


【点评】他是一座精神灯塔,照亮了无数青年的从军报国路;他是一面血染的战旗,昭示着“大好河山,寸土不让”的铮铮誓言;他更是一部活的教科书,教会我们:英雄不是天生的超人,而是在祖国需要时,敢于挺身的凡人。当祁发宝再次站在领奖台上,他额头的那道伤疤,仿佛化作喀喇昆仑山脉的轮廓——那是中国军人用生命铸就的界碑,也是中华民族精神海拔的永恒刻度。 【适用主题:爱国情怀、英勇无畏、责任担当】


3.【人物】25岁的二级女机长——徐枫灿


【事迹】1999年10月出生的徐枫灿,2017年从全国超12万高中毕业生中择优选拔而出,进入陆军航空兵学院学习。作为陆军首批自主培养的女飞行员,徐枫灿一直备受关注。


在成长为飞行员的路上,恐高是她最大的“拦路虎”。对于飞行员来说,恐高是致命的,克服不了它,飞行梦想就会戛然而止。在一次高空心理训练时,徐枫灿鼓起勇气登上10米高台。正在她犹豫不决时,教练鼓励她:不勇敢,没人替你勇敢,不自己走出这一步,没人替你走出这一步。在教练的鼓励下,徐枫灿闭目定了定神,大声背诵要领,纵身向前一跃,一把抓住了横杆。这一次,徐枫灿战胜了自己,也明白了一个道理,把眼睛盯在目标上,就能战胜恐惧和困难。


荣耀背后是汗水。固定滚轮训练、打地转……经过4年艰苦训练,徐枫灿成为同批战友中首个实装单飞的女飞行员。毕业后,她被分配到南部战区陆军某旅,成为直-20飞行员,“一起步就开上了最新型战机”。


“掠过连绵起伏的群山、波光粼粼的湖泊……每当我驾机飞行,自豪感都会油然而生。”徐枫灿说,“以青春之我逐梦蓝天,守护祖国大好河山,何其荣幸!我感觉一切付出都值得。”


在第十五届中国航展上,作为直-20的驾驶员,徐枫灿在直升机静态展示现场担任解说员。这已是她第二次亮相中国航展。徐枫灿向有志青年喊话:参军入伍,报效国家!2023年,徐枫灿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她曾说,“梦想是绿色的,那是青春。”


【点评】徐枫灿作为首批陆航女飞行员,历经4年严苛训练,克服固定滚轮、打地转等高强度考验,成功完成毕业联考,成为同批首个实装单飞的女飞行员。她以“再坚持一下”的信念,快速掌握独立驾机技能,展现了女性在军事领域的坚韧与卓越。她的成长历程不仅打破了性别壁垒,更彰显了女性在高难度职业中的无限潜力与力量,激励更多女性勇敢追梦,绽放光彩。从金华一中的学子到直-20机长,从恐高少女到全国人大代表,她的每一步都印证着:在矢志报国的征程中,青春永远是最强劲的引擎。【适用主题:梦想、奋斗、战胜自己、女性力量】


4

精彩段落


1.1936年,为了探究中国革命的真相,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冲破重重封锁进入陕甘宁革命根据地采访。他看到,红军大学以窑洞为教室,石头砖块为桌椅,石灰泥土糊的墙为黑板,学员们把敌人的传单翻过来当作课堂笔记本使用。他写道:“(毛泽东)做了十年红军领袖,千百次地没收了地主、官僚和税吏的财产,他所有的财物却依然是一卷铺盖,几件随身衣物——包括两套布制服”“(彭德怀)有一件个人衣服……那是在长征途上击下敌机后用缴获的降落伞做的背心”“(林伯渠)慈蔼的眼睛上戴着一副眼镜,一只腿架已经断了,是用一根绳子系在耳朵上的”。【适用主题:艰苦奋斗,爱国情怀】


2.《哪吒之魔童降世》经历了66次剧本修改,完成了1400多个特效镜头。《哪吒之魔童闹海》的角色数量是第一部的3倍,特效镜头近2000个。“我们做动画的心态是宁缺毋滥。第一部是‘死磕’出来的。观众给了我们做第二部的机会,随随便便端上桌,不符合我们的追求。相信观众不会拒绝有诚意的作品。”影片导演饺子说。【适用主题:追求完美、诚心诚意、迎难而上】


3.“新中式”的“新”,是更新,也是创新;是温故知新,也是吐故纳新。其中,现代科技的助力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陈出新的重要因素。2024年,《黑神话:悟空》成为游戏领域的现象级产品,获得多项大奖。对此,主创团队坦言:产品的成功得益于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的强劲赋能,也得益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滋养。“科技+文化”,取得了“1+1>2”的效果。这正是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在生命力的一个有益尝试。【适用主题:创新、传统文化】


4.在享受人工智能带来福利的同时,还需前瞻研判技术可能给人的生活、社会治理、伦理道德等带来的风险和挑战。比如,人工智能生成近似原画的内容、构图等,可能侵犯原创者的知识产权;大型语言模型处理、生成数据时,可能涉及个人隐私;如果相关技术被恶意使用,可能用以制造虚假信息、诈骗等。面对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衍生的问题挑战,必须加强人工智能相关法律、伦理、社会问题研究,建立健全保障人工智能健康发展的法律法规、制度体系、伦理道德,推动人工智能朝着“科技向善”的方向发展。【适用主题:科技发展、理性思维、挑战与机遇】


5.关爱特殊群体,人们自觉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开发无障碍、包容共享的产品;跨越“数字鸿沟”,人们借助人工智能技术,有效增加科普供给,让科普服务普惠共享。从许许多多的应用情形看,我们完全有能力挖掘“科技向善”的潜能,赋予人工智能以正能量和温情。人工智能不会是也不应是冷冰冰的技术,而是陪在人类左右的一个有温度的朋友。【适用主题:科技发展、智能时代】

相关信息
各年级视频辅导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