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考前30天冲刺提示35条

2024-05-06 08:23 来源: 文化之窗 本文影响了:147人

1.考前以知识背诵为主,不要盲目刷题,做过的题目更具有研究价值。

2.教材目录是很好的复习提纲,要学会利用,熟悉章节内容及章节之间的关系。

3.大事年表是历史学习必须要掌握的基本内容,自己总结会更好,没时间的也可以利用教材最后的年表,但必须补充完整,重要时间要做到无一遗漏。

4.复习教材时可用时间串线,也可列举出重要历史人物的活动或举措。

5.时间是做好选择题的关键,所以记住时间是必须的。

6.每一课都有重要历史概念如“井田制、均田制、闭关锁国、重农抑商……”要对历史概念精确把握和理解。

7.选项中一定会有用词不准确直接排除的,像“开始、消除、完全”之类的词。

8.涉及文言文的无需逐字翻译,划出时间等关键词快速找准考查的知识点。

9.每个选择题的材料都只涉及一个主题,一定要读出主题,才不会选偏。

10.对于材料实在读不懂,那就看选项内容,倒推材料要考查的知识。

11.因果类选择题,容易犯因果颠倒的错误,确定后答案后可以用“因为……所以……”代入检验是否正确。

12.根本原因中如果选项中有经济方面,要作为首要考虑的选项。

13.实质或本质的选项要注意排除只是对材料表面现象解读的选项,是现象的描述还是本质的分析自己要能辨别出来。

14.不太符合常理的选项要果断排除,如古代中国“商人地位显著提高”“女子地位大幅提升”等。

15.如果设问为“材料反映了……”类似这样的,要坚持一分史料说一分话,不要过于解读材料,把与材料无关的选项坚决排除。

16.剩余两个选项犹豫不决的时候,在确保这两个选项史实不存在错误的情况下,一是再读材料,看主旨是否把握准确,二是可以试着揣摩命题者的真正意图。

17.章节中的高频考查点要做到心知肚明,如苏俄(苏联)相关的经济政策中,农业政策的变化、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斯大林时期的集体农庄等都是比较重要的内容。

18.近现代的中国和西方,对时间的考查一直都是必然要涉及的,要反复记忆,精准把握,做到看时间定内容。

19.暂时做不出来的题目做好标记,做完后返回再思考,或许后面的题目会给你一些启发,要相信考查的重点都是那些内容。

20.相信第一感觉,做完题目,做检查时,如果不是找到明显的错误或找到重要根据,不要轻易改变答案。

21.主观题踩点给分,作答一定要分点,用规范标识,习惯养成很重要,哪怕所写的要点不全或不对。

22.主观题答案尽可能多样化,多角度答题,从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思考是最常用的答题方式,对回答原因类(背景类)或影响类的问题最适合。

23.不要在某一方面如经济方面反复写要点,出现要点重复,可以多想几个角度如政治方面可以谈政策、制度、政局等,虽同属政治层面但角度不同。

24.背诵课文或知识点的意义在于书写答案时能很快很好的组织出语言,所以知识点的记忆就要注意语言的简练,如“促进经济发展、缓解社会矛盾、提高劳动积极性、促进思想解放……”等。

25.材料分析时要动笔,划分层次,概括能力不强者,在原句上稍作修改,切不可照抄原文,会让人觉得水平太低。

26.做大题时确定好材料涉及要考查的知识点,把教材上的相关内容以提示词的形式列出来,以便随时调用。

27.问题的分析很关键,对于总结答案较困难的问题,尝试对问题做一些转化,转化成熟悉的问题,以便更好组织答案,要相信答案都是平时所学内容。

28.组织语言不拖沓,用专业语言,不要有大白话,自己先读的顺畅才行。

29.答案数量不求多,将时间花费在材料和问题的阅读分析上,而不是不停的写写写,结果也踩不到点上,费力不讨好。

30.考前训练的往年三套试卷,注意分析12道大题的出题方向和知识点的考查,东西横向比较如明清和工业化初期的西方(工商业发展比较)、单个国家的纵向发展分析如西方资本主义经济政策调整或苏联经济建设等。注意同类问题的对比分析,多思考多比较多联系是必须的。

31.回答特点类题目,要求概括性较强,语言要更简洁些,不可写成句子型的话,可以先找到需要概括的材料,再进行语意转换,如“***从商周时代到明清时代一直存在”,可以转换成“历史悠久”等。

32.不要让改卷老师一眼就确定你得不到高分:潦草,不分层,要点不清晰,史实错误,语无伦次,因果颠倒,或空白处寥寥几个词语,得做到简约不简单。

33. 75分钟时间是比较充足的,16道选择题20分钟左右是可以完成的,大题完全有时间,不要慌着写答案,考虑好后再动笔。

34.书写颜值很重要,尽量写慢点,不涂改。阅读老师喜欢的有两种试卷,一是字体工整,条例清晰,一目了然;一种是空白卷。

35.大题紧扣材料及材料反映在教材上的知识来总结答案,虽然根据分值确定答案要点数,但多答不扣分,套住要点的几率则会增加。

相关信息
各年级视频辅导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