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绵阳市2023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诊断性考试(三模)语文 Word版含答案

2024-05-17 05:31 来源: 文化之窗 本文影响了:417人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本题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孔子看来,人对“利”的裁断不外乎三个方面:如何看待“富”与“贫”、“贵”与  “贱”、“生”与“死”。在通常情况下,人们往往认为“贫”“贱”“死”是有“害”的, 因而常常会生出一种耻“贫”、厌“贱”、恶“死”之心。与此相对,“富”“贵”“生” 则往往被认为是有“利”的,因而人们常常会存有一种爱“富”、喜“贵”、好“生”之心。 进而言之,在“富”“贵”“生”三者之中,“生”更是被人视为最基本的“利”:有了肉  体存在的“生”,人才有了对“富”与“贵”的求取;或者说,人对“富”与“贵”的求取, 最终乃是为了维护最基本的“生”的权利与满足活得更为幸福的愿望。鉴于此,我们可以把  人对“利”的求取进一步简化为两个层面: 一个是对“富”与“贵”的求取, 一个是对最为  基本的“生”的求取。与此相应,孔子依据人所宜行的“仁”道而作的“义利之辨”也是从  两个层面展开的: 一个是对人在“富”与“贫”、  “贵”与“贱”之间进行取舍而作的“义” 或“不义”的价值裁断,另一个是对人在“生”与“死”之间进行取舍而作的“义”或  “不义”的价值裁断。

就第一个层面的裁断来看,孔子并没有从维护人的生存权利的意义上否认“富”与“贵” 之于人的价值,因而也没有贬抑作为肉体存在的人对“富”与“贵”的欲求。《论语 ·里仁》  记载了这样一段话:“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  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孔子首先在人之常情的层面上肯定了人人都有欲求“富与  贵”、嫌厌“贫与贱”之心。孔子超出常人之处在于,他对“富与贵”“贫与贱”的弃取设  置了一个不得不遵循的前提,那就是必须依于“道”来裁断,而这个“道”自始至终都有其  确然不移的价值取向,那就是人在任何境遇下都不可离弃的“仁”。如此看来,孔子“义利  之辨”的核心问题并不在于人是否顺乎人之常情而对“富与贵”“贫与贱”有所取或有所弃,  而只是在于人在有所取或有所弃的裁断与抉择中是否体现了“仁道”。

点击下载
相关信息
各年级视频辅导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