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到底怎么学?这三个学习思路必须掌握!

2024-05-06 11:39 来源: 文化之窗 本文影响了:338人

历史学科,深沉且充满奥秘。选择题的“咬文嚼字”,主观题的完善细致,小论文部分的缜密严谨。读史使人明智,历史素养的培养更是必不可少的。但铺满文言文、历史事件发生时间的题干,阅读起来就让人痛苦万分;主观题的正确答案往往只是寥寥数语,却能串联起完整的逻辑链条,层层解剖高考历史题需要充足的知识积累,更需要甄别题目考点的慧眼。如何轻松掌握每个重点事件的“血肉”,深刻领略这一学科的魅力?

1串 联 织 网

不同地区采用的历史课本略有不同,教材的编排也不尽一致。有的根据时间划分,有的依照主题划分。待到所有内容学习完毕,你的脑海中是一团乱麻,还是各个知识点的有序组合?

历史需要强大的串联思维。链接知识点可以通过横向和纵向。纵向记忆主要依靠大事年表,每天抽出十分钟,亲手默写一遍特定时期,如隋唐、明清的时间轴,逐步加深认知。对于时间的记忆,不少同学有畏难心理。其实需要明确掌握的时间点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繁杂,结合上课时老师的讲解和做题经验,归纳出需要准确记忆的事件,其他的只需明确发生的大致年代。如果能熟练掌握串联思维,哪怕在做题过程中遗忘了个别时间,也可以根据相邻的事件进行推断、缩小时间区间。至于横向的历史,可以使用活页本,主要围绕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在学习过程中一步步补充完整某一历史时期的史实。除了时期、事件之间的横向比较,还应注重中国古代史与近现代史、中国史与世界史的比较。如果只是草草浏览课本和教辅书,可能会觉得其中归纳的历史事件的背景、原因、影响多且繁杂。但如果能串联学习,就能摸清其中的“套路”,举一反三。

2精 读 教 材

在复习后期,尤其是高三总复习阶段,不少学子早已遗忘了教材,手中翻阅的多是教辅书、他人整理的知识点提纲等材料。在他们眼中,教材也许是冗长的,厚厚的一本,远不如提纲来得精炼。殊不知,书上的内容暗藏着考试要点,从章节简介到详细配图,甚至是最后的注释部分,都值得精读、细读。

读的过程是繁琐的,但只要付出时间便会有收获。教材往往不会直接给出结论,而是会描述、渲染历史场景,辅助同学们理解。在复习时 ,试着在自己脑海里重现这些情境,把书中的文字“翻译”成画面,形成立体的记忆。一次性阅读一个章节后,拿出白纸,把考试要点回忆着写出来,可以不完全依照书本的特定语言,但时间、地点等客观史实需要硬性记忆。

3培 养 思 维

如果把历史学科拟人化,会是怎么样的呢?——风度翩翩,风格多变。试卷里的小论文题,也许会令你发怵。如果只是死记硬背单薄的知识点,确实很难有血有肉地论述。若是从模仿开始,就能降低不小难度。把高考经典例题拿出来充分解读,不只是停留在标准答案的论点上,而是关注它展现的分析思维。针对一个事件,可以从什么角度深挖?渐渐地,可以尝试着创新标准答案,用其他的史实论证同一个论点,不断锻炼自己的思维。在这样的题目里,也有不少同学灵感无限,却又不知从何处下笔,写出的答案往往是毫无逻辑,思维混乱的。面对这样的情况,很有可能是没有理清历史发生的因果关系,容易张冠李戴,曲解史实。在日常学习时,可以通过思维导图等方式,用精炼的语言简写相关要素,主要注重要素之间的联系,从而完善自己的历史思维。

史书丰厚,给予我们无数启迪。解读也许费力,但深挖之后的美妙,值得我们细品。每一道题目的铺展,都为我们呈现了某一时期的具体风貌。“横看成岭侧成峰”,全面、客观去解读,便能稳拿分数。

相关信息
各年级视频辅导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