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结束后留下的谜团,德军唯一航母“齐柏林伯爵”号遗落何方?

2025-10-30 13:04 来源: 高考学习网 本文影响了:985人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为了在海上击败英国皇家海军,建立了庞大的潜艇部队,全盛时期的德国海军拥有近1000艘潜艇,一度称霸整个北大西洋。

但是,德国海军也有一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艇多舰少。德军在二战期间拥有的最大军舰是俾斯麦号战列舰,这艘满载排水量达5.04万吨的巨舰于1941年被英国击沉,自此德国开始了完全依赖潜艇作战的时代。

微信图片_20191223224311.jpg

早在一战结束后,世界各国便已经察觉到海军面临发展的新时代,未来海军必然是以战列舰和航空母舰为主的联合空海一体化作战。航空母舰,这个诞生于20世纪20年代的新式武器在未来的海洋上必将扮演关键角色。当时的世界主要大国纷纷展开了对航空母舰的研究,而德国因为是一战的战败国,军备发展被限制,因此在航母建设方面开始逐步落后。

纳粹德国建立后,希特勒开始疯狂扩充军备,在海军积极要求下,纳粹德国批准了建造航空母舰的计划,准备建造两艘排水量30000吨以上的航母。1936年12月28日,位于德国海滨城市基尔的德意志造船厂,首艘航母开始安装龙骨,代号“A航舰”。按照计划,另一艘姊妹舰“B航舰”也会紧随其后展开建造,这项工程属于德国军备扩充计划“z计划”的重要部分,备受海军重视。

1938年12月8日,“A航舰”正式下水,由德国空军元帅戈林亲自主持这艘巨舰的下水仪式,面对这艘承载着德国海军希望的巨舰,希特勒也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抬手向它敬了一个纳粹的“举手礼”。随后,这艘军舰被命名为“齐柏林伯爵”号,以纪念飞艇的发明者齐柏林伯爵。

二战全面爆发时,齐柏林伯爵号尚未完工,这艘航母的建设速度几乎是创纪录的慢,远远落后于美英等国。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德国缺乏建造航母的经验,在建造中很多预定指标都没法达到,在人员和材料的供给上,德国优先考虑潜艇建造,航母被搁置在二线,因此建造速度很不尽人意。一直到二战结束,这艘航母都没没能建设完毕。

微信图片_20191223224318.jpg

德国海军和空军之间的矛盾也是造成航母建设缓慢的重要原因,当时,航母工程由海军和空军分别负责船体建造和舰载机研制,海军这边完成的差不多了,但是空军笔者qjyn1109是金融投资分析师那里还没影子。德国空军的头号人物戈林是个很霸道的人,他固执将德国一切的空军飞机都纳入自己的领导下,海军想拥有舰载机,这在戈林看来就是想乘机分化他的权力,戈林当然不愿意。当时海军多次派人去向空军要飞机,但是空军却只给了几架陆用飞机,根本没法在航空母舰上用。最后海军看出了端倪,但是碍于格林的权威,只得忍气吞声,转而加紧建造潜艇来弥补军力不足。

于1945年4月,纳粹德国即将覆亡,为了避免齐柏林伯爵号落入他手,德军在位于奥德河河口的斯特丁,将齐柏林伯爵号凿沉。但是紧接着苏联红军就占领了斯特丁,此前苏军就已经知道这里有不少德军未完工的战舰,所以刚拿下斯特丁,苏军就开始审讯德军战俘,当得知这里凿沉了齐柏林号航母,苏军大喜过望,立刻组织人进行打捞。

微信图片_20191223224325.jpg

这艘命途多舛的航空母舰就这样成为了苏军的战利品,但是苏联做这一切都是秘密进行的,以防给美英留下话柄。齐柏林伯爵号被打捞上来后进行了修复,德国投降后,苏军曾将该舰当成运输船,将大量德国的工业设备运回苏联。

美英等国也在战后开始寻找这艘航母,但是始终没有线索,该航母的下落逐渐成了一个谜。直到多年以后,苏联相关的机密文件被公开,人们才在其中找到了齐柏林伯爵号的下落。原来这艘战舰被苏联拖回国内之后,曾想完成它的建造,但是由于种种原因限制而作罢,后来,这艘航母被改装成了靶船,在冷战高峰期,苏联空军用这艘航母改装的靶船来训练飞行员,苏联俯冲轰炸机对其进行了多次轰炸,为苏联研究如何击沉航母积累了许多重要的数据。

但是航母最终去向何方,仍旧是个谜。

微信图片_20191223224328.jpg

2008年7月,波兰的一家石油公司在波罗的海沿岸的达韦巴港附近,无意间探测到一艘巨大的船只残骸,后来经过潜水员下水调查,这艘260多米长的大船竟然是一艘航空母舰。这件事立即轰动了世界,德国和波兰两国都派出了军事专家前往调查,后来证实,这艘巨舰正是当年的齐柏林伯爵号航空母舰,在这200多米深的海水中已经沉睡了30多年。

相关信息
各年级视频辅导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