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7月27日上午,在金城战役的隆隆炮火声中,交战双方在板门店签署了停战协议。当指针指到晚上22点时,三八线附近的枪炮声顿时陷入沉寂,朝鲜战争正式结束,不过,让人不解的是,在这个伟大的停战协议上面,却少了南朝鲜人的名字。
就此次战争而言,李承晚不在停战协议上签字,实际上对于南北两者来说,南朝鲜仍旧和北朝鲜处于战争状态。因为双方既未能签署停战协议,又未能签署和平条约。而李承晚之所以后来引而不发,是因为被打成了缩头乌龟,想咬人,却再也不敢露头了。不过李承晚脾气很倔,打输了却不认输,反而对北方时时觊觎,并妄想将美国再次绑到自己的战车上,为自己武力统一朝鲜的战争再次出人出力。所以,不是停战条约限制了李承晚的野心,而是自身的实力不允许他那样做了。
在美军发起的最后一次攻势行动”斯麦克行动“遭到惨败后,克拉克这位美军上将被大批美国议会议员和记者们骂的是狗血喷头,这些人在现场亲眼见证了此次战役的失败,对于美军在朝鲜半岛的行动充满了绝望,他们纷纷指责克拉克不顾美军士兵的形命,拿任命当儿戏。对于外界的指责和实际作战的力不从心,克拉克再次以交换战俘为突破口,重新提出和平谈判。
美军已经铁了心要谈判,但是李承晚却急得抓耳挠腮。李承晚不会忘记,在南北朝鲜分治后,面对北朝鲜,李承晚曾经疯狂的叫嚣”南北分裂必须用战争来解决。“”不流血的统一战争是不可实现的,即便实现了也不长久。“李承晚的这些底气实际上来自于美国的经济和军事援助,为此,李承晚大肆扩军,并将大批士兵调集到前线。曾经的李承晚看自己时是如何的志得意满,如何的意气风发。而如今,美国人竟然撂挑子不干了,这怎么能行?
对于美军一心求和的态度,李承晚反其道而行之,他不顾美军的颜面,大肆鼓吹”反对任何妥协“”进军鸭绿江“等口号,并发动大批南朝鲜的”爱国人士“上街游行,拉横幅,搞演说,反对停战,整的是一套一套的,有鼻子有眼的。
不仅如此,李承晚还单方面命令其代表退出了停战协议谈判,对于南朝鲜的这种行为,美国将领们也纷纷表示,那就让中国人教训一下李承晚和南朝鲜人吧!美军如此大方,我军自然是却之不恭,决心在吃上一口南朝鲜这块蛋糕。为此,我军发动了进攻十字架山和拿下883.7、949.2这两个高地的战役行动。
李承晚虽然口出狂言,但仍旧弥补不了南朝鲜军队的孱弱军力,在200多门火炮和大批喀秋莎火箭炮的洗地后,志愿军一个冲锋,用时50分钟,就将这三个高地全部南下。此举彻底震惊了美军,这次战役也被我军成为”战争史上的奇迹“。在此次战役和附属战斗中,我军歼灭南朝鲜军队人数4.1万人左右,彻底打蒙了美国军队。
美国人再也不抱有任何幻想,很爽快的就答应了停战协议上的谈判内容。而艾森豪威尔也写信给李承晚,要他认清现实,放弃毫无希望的固执。为了安抚李承晚,这位美国新总统许诺,战争结束后,美国仍旧会给予南朝鲜经济援助,以帮助南朝鲜恢复经济。
但是艾森豪威尔的劝谏和美军对于战争的彻底死心,并未让李承晚回心转意,所以,也就有了此后更大规模的金城战役,这次李承晚又肉痛了。而美军同样坐看李承晚哭泣而无动于衷,李承晚大骂美军见死不救,而美军也同样骂李承晚军队不堪一击。不过,最终在李承晚军队被打的一塌糊涂的时候,美军还是要为他兜底,不情愿的顶了上去。
李承晚用拒绝在条约上签字的方法,向美国发出了无声的抗议。但是李承晚显然太高看自己了,他在战争中多次驳了美国的面子,让美国人难堪,又在战后继续叫嚣统一,耗不安分守己。这也是导致他晚年落寞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