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腊八到春节的民间习俗

2024-05-03 12:58 来源: 高考学习网 本文影响了:1821人

微信图片_20190201173022.jpg

守岁图

古时传说,年本是伤人害畜的猛兽,天神为了防止它祸害人间,把它关在深山老林,只是到年终才把它放一次风。人们为了防灾避害,于腊月三十晚关门闭户,挑灯守岁。燃放爆竹,张贴桃符,以吓退年怪。原是防年,后来竟然演变成过年即过春节,由此可见我们先民豁然达观的生活态度和想象丰富的创造精神。其实,科学的解释应该是,年只是个时间的概念。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年由“禾”和“人”组成,象形为禾下收割或头顶稻禾之状。年终岁首,人们尽情享受丰年的喜悦,祈祷来年的丰收。亲友聚会,饮食娱乐,遂成为盛大的节日,并衍生出许多繁复而又精彩的节日习俗。从腊月初八到元宵节的这个时段被称为过年,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过大年。

腊八

先民为报答上天的馈赠,举行一种名为腊的祭礼。“腊,岁终祭百神之名。”此俗起源于夏周,周朝始称“大腊”,秦汉时盛为流行,至南北朝时,腊日才确立在农历十二月初八。这一天有大傩、吃赤豆粥、祭拜祖先等习俗。古代瘟疫鬼作祟,祸害人间。此鬼虽然凶猛,可却最怕赤豆。先民们找到了它的这个软肋,便在这一天以赤豆打鬼,边打边喊:“傩!傩!”“村人击细腰鼓、戴胡头及金刚力士以逐疫。”(《荊楚岁时记》)本是民间用以驱瘟禳疫的大傩,后来逐渐被游艺娱乐化,发展成为一种地方戏曲。

腊八食粥来源于佛教,佛祖释迦摩尼成佛之前,绝欲苦行,晕倒在地。一牧女以杂粮和野果熬成粥将其救醒,而这一天就是腊月初八,佛教徒把它称之为“佛成道节”。由此,每到这一天,佛寺煮五味粥供佛和分赠檀越施主。在宋代,腊八粥已在京都(河南开封)的官员中流行。到了明代,腊八粥走入千家万户,风靡全国。这一节俗除了品味各种杂粮外,也含有教人珍惜米粮,勿暴殄天物的积极意义。到了近现代,更赋予它养生颐年的健康作用。

祭灶

时在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又被称为过小年。至于被祭者灶神为哪路神仙,历来说法不一。《太平御览》说:“黄帝作灶,死为灶神。”《淮南子·氾应训》则称:“炎帝作火官,死为灶神。”许慎在《五经异义》中,又以颛顼之子祝融为灶神,等等。

至于灶神的性别也是说法不一,《荊楚岁时记》说,灶神“姓苏名吉利”,且还有夫人,“姓王名博颊”。应劭的《风俗通》却认为灶神是一“老妪”。司马彪所注《庄子》也认为灶神是个女的,但不是老妪,而是“着赤衣,状如美女。”《酉阳杂俎》也把灶神界定为男神,“灶神名隗,状如美女。又姓张名单,字子郭;夫人字卿忌,有六女,皆名察洽。常以晦日(每月三十日)上天,白人罪恶。”所谓灶神每月上天向玉帝告人间罪恶,起源于西汉《淮南万毕术》:“灶神晦日归天,白人罪。”

民间为了让灶神在向玉帝打小报告时,说好不说坏,尽量粉饰,以保合家平安,于是有了祭灶之俗。最初,这种活动每月举行一次。渐渐的,人们也不堪其烦而改为每年一次,定在腊月二十三或者二十四。此俗从周秦以来,由简而繁,衍化发展,到了宋明已经蔚为大观。祭灶仪式中的供品有香蜡、红烛、灶马、草料、清茶、枣、柿饼、核桃、糖、糖饼和酒等。送灶神时,把灶马焚烧于门外,再把稻草末和青豆撒向屋顶,算作给灶马载神上天的草料。到了腊月三十,家家户户再把新灶神贴上,算是接灶神,至此祭灶活动方算结束。

佛教传入后,这一节俗又添加了焚化由僧尼抄送施主的灶经的内容,祝祀之外又有了驱禳的色彩。整个接送灶活动仪式,女眷不得参加,有所谓“男不拜月,女不送灶”的说法。

除夕

农历腊月三十是为除夕。“季冬除夜接新年,帝子王孙捧御筵。”(唐·杜审言)可见无论是皇家宫闱,还是民间百姓,都要在这一天守夜不眠,辞旧迎新。“守岁阿戎家,椒盘已颂花。”(唐·杜甫)“守岁家家应未卧,相思那得梦魂来。”(唐·孟浩然)这就是《风土记》所说:“至除夕达旦不眠,谓之守岁。”

当日要祭拜祖宗,是为请祖宗。是时,墙上挂祖宗的画像,或者台子上供祖宗的牌位,焚香燃烛,献上供果。一家长幼依次行礼跪拜。礼毕,合家才济济一堂,欢声笑语,入席吃年夜饭。

年夜饭是很有讲究的,是一年之中的重头戏。餐桌上除四碗八碟的丰盛菜肴外,还要有馄饨,取其“浑囤”的谐音,意为粮食满囤;要有饺子,意为“更岁交子”;要有长寿面,意为长命百岁。吃饭时不得舀汤淘饭,忌讳年内出门遇风雨。除了主食,还有许多副食,并都赋予一定的寓意。如,吃枣(春来早),吃柿饼(事事如意),吃杏仁(幸福来),吃豆腐(全家福),吃长生果(长生不老),吃年糕(年年高)。诸如此类,举不胜举。

席间或席后,长辈要向晚辈未成年人分送钱币,是为压岁钱,也有等小孩入眠后,悄悄把压岁钱塞在他的枕头下面。此俗也与驱邪求祥,避凶祈福的信仰有关。岁者年也,倘有年鬼伤害,可以钱相压,以保一年的逢凶化吉,平平安安。这当然是一个迷信。压岁钱习俗亘古不变,终究是长辈对晚辈祝福的一种形式。

相传古代东海的一座山上有棵桃树,树下有神荼、郁垒二神,他们能吞噬百鬼,为鬼怪所惧怕。百姓们取来桃木,把二神画于板上,然后悬于门户,是为桃符。后蜀末代皇帝孟昶对桃符稍作变动,不画二神,而是写上了吉利的联语:“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是为我国的第一副春联。后来桃木为红纸所替代。到了宋代此风流行。明太祖朱元璋尤喜对联,正式命名为春联。春联分上下两联,须字数相同,平仄相协,对仗工整,词性相当。其形式多样,精美别致,成为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春节

古人最初以立春为春节,《后汉书·杨震传》:“又无冬宿雪,春节未雨,百僚焦心”。这里的春节其实就是立春,因为古代的传统节日多与农事相联。汉武帝时才以正月初一为岁首,是为春节之始。古时的春节有很多称谓,如元日、元旦、元朔、正朝、新春、新正等。春节是中国传统节日里最有喜庆气氛的节日。

正月初一,晨起首先燃放鞭炮(俗称旺鞭),然后开正门,是为“放开门炮”。随后向历书所定的喜神方向行走,叫“兜喜神方”,亦称“迎年”,此俗似已不在。接着,合家男女依次向家长拜贺新年,并向亲戚邻里拜年致贺。这天依然免不了要祭祀天地灶神和祖宗,用除夕夜备下的糯米粉做成粉团,摆上供桌,取意“团团圆圆”。煮粉团时可别忘了往灶膛内添加芝麻杆,取意“节节高”。

春节期间的言语很有讲究。如过年食用的菜肴和食品都要冠以吉利的名词,以示喜庆。早晨泡茶时,注意要在碗盖上放一个橄榄,是为“元宝”。黄豆芽要改称“如意”。炒青菜时要唤“亲亲热热”。每食必有鱼头,可仅略下筷而并不真的食用,名谓“余头”和“吃剩有余”。江南的习俗则是于腊月三十备下一碗红烧鲫鱼,节日期间也就象征性地端出,一直要到正月初七或者元宵节方可食用,谓之“年年有余”。吃鱼时不得翻转鱼身,忌讳乘船时会有翻船之虞。

除了这些,春节期间不许说不吉利的话,不许哭泣,不许诅咒,不许扫地,不许乞火,不许汲水,不许倾水。除夕时已把米预先淘洗干净,以合家一升,再加天地和家畜各一升,俗称“万年粮”。还有不许做工劳动等。

最让人翘首期待和应接不暇的就是“吃年酒”,又称“吃春酒”。人们一年到头忙于生计,往往疏于交往,而春节却有充裕的时间。于是,亲戚朋友相邀宴饮,为的是互通音讯,联络情感。推杯换盏,笑语盈盈。这样的春酒,有时甚至延续一个正月。年内,新婚夫妇要在初三到岳父家拜年赴席。岳父母要倾其所能,盛情款待,俗称“吃初三”,民间有“吃煞新女婿,饿煞老姑父”的俗谚。

到了初五,年节的高潮多少有些回落。大小商铺开始营业,因为这一天是财神的生日。商家都虔诚地恭迎财神,期望来年生意兴隆,财源滚滚。当然,年节活动并没有结束。“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风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南宋·辛弃疾《青玉案》)到了正月十五元宵佳节,长长的年节又再掀高潮。过了元宵节,年节这才徐徐落下了帷幕。

各年级视频辅导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