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右铭的由来

2024-04-29 14:50 来源: 文化之窗 本文影响了:821人

座右铭是指写出来放在座位右边用以警戒自己的铭文。后来泛指激励、警醒自己的格言。“座右”是座位右侧的意思。“铭”是一种刻在器物上用来称述功德或警戒自己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属于韵文或骈文的一种。

“座右铭”直接的由来与东汉崔瑗(yuàn)有关。崔瑗的哥哥崔璋为人所杀,崔瑗手刃仇人然后逃走。后遇赦,作一铭文以自诫,常置座右,故曰“座右铭”。而置右以自诫的典故与春秋时期的鲁桓公有关,鲁桓公在座位右侧放置了一个“欹器”,称为“宥坐之器”。因此,“座右”起源于鲁桓公,“座右铭”始创于崔瑗。下面具体说说“座右铭”的由来。

1670977992002.png

《说文解字》

一、“座右铭”的起源和一种叫“欹器”的器具有关

欹器(欹,读qī,倾斜的意思),是一种倾斜易覆的盛水器物具。水少则倾,中则正,满则覆,寓意“满招损,谦受益”。欹器被春秋时期的鲁桓公(前711-前694在位)放在座位右侧,用来警醒修身之用,因此又称“宥坐之器”。鲁桓公死后,国人为他建造庙堂时郑重将此器具放入庙堂之中供人祭拜。

鲁桓公,(约公元前731年-公元前694年),姬姓,名允,鲁惠公嫡长子,鲁隐公之弟,春秋时期鲁国第十五位国君。很多网文把欹器的使用者写成齐桓公了。我们不要以讹传讹。

《荀子·宥坐》中载:

孔子观于鲁桓公之庙,有欹器焉。孔子问于守庙者曰:“此为何器?”守庙者曰:“此盖为宥坐之器。”孔子曰:“吾闻宥坐之器,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孔子顾弟子曰:“注水焉。”弟子挹水而注之,果中而正,满而覆,虚而欹。孔子喟然而叹曰:“吁!恶有满而不覆者哉!”

翻译过来是:孔子到鲁桓公的庙中去参观,在庙中见到一种倾斜易覆的器具。孔子问看守庙宇的人:“这是什么器具?”守庙的人回答说:“这大概是放在座位右边,来警戒人们的器具。”孔子说:“我听说这放在座位右边,来警戒人们的器具,空着时就会倾斜,装一半水就会端正,装满水了就会翻倒。”孔子回头对学生说:“往里面灌水吧。”他的学生往欹器里注水,水至欹器一半时,欹器是正的;当水注满欹器时,欹器会倾覆,欹器在空着的时候是倾斜的(把欹器内的水全部倒出来以后,欹器又恢复空虚,再呈倾斜状态)。孔子感慨地说:“唉,哪里会有装满了水而不倾覆的器皿呢!”

可见,引起孔夫子兴趣的欹器具有一种奇特的性能:“虚而欹,中而正,满而覆”,即空的时候是倾斜的,加了一半水后是直立的,加满水后即翻倒。这种欹器给人以不能自满,自满就会跌倒的启迪。

王侯使用欹器警醒自己,这种可以称作“物铭”。那么,普通人如何便捷有效地警戒自己呢?他们选择用铭文代替欹器放在座右。

二、“座右铭”这种名称和文体始自东汉崔瑗

“座右铭”一词最早见于东汉崔瑗写的一篇叫《座右铭》的铭文,通过后世文人的提及和效仿,可以肯定,崔瑗首创了座右铭这种文体。

崔瑗(77—142),字子玉,东汉涿郡安平(今河北安平)人,书法家、文学家、学者。三国时魏人韦诞称其“书体甚浓,结字工巧”,即书体非常浓密,结字精致美妙。所以他会写《座右铭》置于座位旁,因为人家是书法家!

“座右铭”一词见于文献,始于萧统的《文选》。

南朝梁时期的萧统主编的《文选·崔瑗<座右铭>》下有吕延济题注:“瑗兄璋为人所杀,瑗遂手刃其仇,亡命,蒙赦而出,作此铭以自戒,尝置座右,故曰座右铭也。

崔瑗被豁免罪责后写了用以自戒的铭,放在座右,所以叫“座右铭”。这篇铭文共20句,100字,抒发了未来为人处世的态度和立场。原文如下:

无道人之短,无说己之长。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世誉不足慕,唯仁为纪纲。隐心而后动,谤议庸何伤?无使名过实,守愚圣所臧。在涅贵不淄,暧暧内含光。柔弱生之徒,老氏诫刚强。硁硁鄙夫介,悠悠故难量。慎言节饮食,知足胜不祥。行之苟有恒,久久自芬芳。

翻译过来是:不要说别人的短处,不要夸耀自己的长处。施恩于人不要再想,接受别人的恩惠千万不要忘记。世人的赞誉不值得羡慕,要把仁爱作为自己的行动准则。隐藏自己的真心,不要盲动,审度是否合乎仁而后行动,别人的诽谤议论对自己又有何妨害?不要使自己的名声超过实际,守之以愚是圣人所赞赏的。洁白的品质,即使遇到黑色的浸染也不改变颜色,才是宝贵的。表面上暗淡无光,而内在的东西蕴含着光芒。柔弱是生存的根本,因此老子力戒逞强好胜,刚强者必死。浅陋固执刚直,小人却以此为美德而坚持。君子悠悠,内敛而不锋芒毕露,别人就难以估摸透啊!君子要慎言,节饮食,知足不辱,故能去除不祥。如果持久地实行它,久而久之,自会芳香四溢。

这篇《座右铭》的影响如何?我们且从一些常见史料中一窥究竟。

《南史》载南朝宋时期王僧虔一则事例:“(王俭)幼笃学,手不释卷。宾客或相称美,僧虔曰:‘我不患此儿无名,政恐名太盛耳。’乃手书崔子玉《座右铭》以贻之。

唐代白居易《续<座右铭>》小序说:“崔子玉《座右铭》,余窃慕之,虽未能尽行,常书屋壁。然其间似有未尽者,因续为座右铭云。”可见崔瑗的《座右铭》很有名。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白居易将《座右铭》抄写在墙壁上,结合刘禹锡将《陋室铭》刻在石碑上,我们是否可以猜想,崔瑗应该是把《座右铭》刻写在石碑上,然后放置在座位右侧,而不是写在简牍上。再如《金史》载:金章宗“尝作《重光座铭》,及刻座右铭于小玉碑,并刻其碑阴,皆深有理致。”可见,早期的座右铭应该是碑刻。)

此外,南朝梁慧皎《高僧传·义解一·支遁》:“僧众百余,常随禀学,时或有惰者,遁乃著《座右铭》以勗之。

唐末贯休《续姚梁公座右铭》小序说:“愚尝览白太保所作《续崔子玉座右铭》一首,其词旨乃典乃文,再恳再切,实可警策未悟,贻厥将来。次又见姚崇、卞兰、张说、李邕,皆有斯文,尤为奥妙。”贯休竟然专门搜集过各类名家写的《座右铭》,可见座右铭在唐代挺流行。

《宋史》和《新五代史》皆载:真宗“为制《宗室座右铭》”。

北宋苏颂《府尹欧阳公以临书智信篇为贶谨以长句酬谢》:“八法能工世罕精,帅钤多暇录遗经。言称智信文毋害,体具真行笔不停。势似公权题殿壁,心希逸少写黄庭。下僚何幸蒙垂赠,循览留为座右铭。

清代编的《全唐文》中,收录了唐代陈子昂的《座右铭》一文。(明代《陈伯玉集》未见收录此篇。)

《清史稿》载:“《座右铭类钞》一卷,《续钞》一卷,汪汲、顾景濂同编。”

由上又可见,自崔瑗以后,大家纷纷效仿,把写在座位右边,作为警戒、提醒用的简短铭文称作“座右铭”了。“座右铭”这种文体受到了追捧,名称得到了认可。

三、置于“座右”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读书治学习惯

古人常把所珍视的文、书、字、画放置于座右。如:

唐太宗李世民命魏征收集历代帝王子弟成败得失的事例,编为《自古诸侯王善恶录》,分送诸子,叮嘱再三:“此宜置于座右,用为立身之本。”

唐代杜甫《天育骠骑歌》:“故独写真传世人,见之座右久更新。

《旧唐书·刘子玄传》:“居史职者,宜置此书於座右。”

北宋晁迥《慎刑箴》:“愿布斯文,置诸座右。

据《宋史》记载,南宋名将吴阶“善读史,有往事可师者,录置座右。积久,墙牅皆格言也。

至于为何放在“座右”,而不是“座左”。这与古人读书写字的习惯有关古人读书和写字是自右向左,将铭文或格言放置在右侧,有第一眼就看见的用意,如同写文章时“开宗明义”,便于每次伏案时提醒自己。不说“案右”或“桌右”,是因为“座右”这个词有来由,是个历史典故了。

各年级视频辅导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