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失分最多的是历史材料题,其中大部分错误其实是审题错误。但为什么老师每次都强调认真审题,并且讲解审题技巧,对于学生来说,改善非常有限?
因为审题不仅仅是仔细看题,也不仅仅是多圈画几个关键词就能提高的。它涉及回答几项、大概念和小概念、材料ork课本,转化为知识点等很多关于审题的知识点。可以说,关于审题也具有结构性知识。
学生做题时,不仅缺乏这些完整的审题知识,而且还没有分点回答等好习惯。
为了改善这种情况,最推荐的方法是用审题清单在日常作业和周末复盘中进行审题训练。
01
审题清单化的操作方法
做题前,回顾审题步骤,并按照步骤执行。作业完成后,再根据步骤复查。
批改后,利用审题六步法去检查问题并进行订正,记录哪些步骤没做好,画上“正”字,总结是因为审题还是其他原因。
周末,需复盘一周内的审题问题,回顾错题,从教辅材料中找出同样类型的题目2题进行审题训练,这就是刻意练习。
下面是我总结出的资料《初中历史材料题审题六步》。
02
初中历史材料题审题六步
1.题目上标出有几问。(句号也是一问,注意“分别”是两问),先写好提示词。
2.看分值,确定有几点。(4分4点或2点,尽量多写)
3.看“结合材料”“根据材料”“结合所学”是哪几种情况?结合材料要摘录材料,结合所学要知识点完整。看答的是材料中的,还是课本的。
4.阅读文字材料,圈出时间、人物、地点、结果等历史信息,提炼出历史事件,概括题圈出句号,用序号标出几点。阅读图表材料,找出图表名、横坐标和纵坐标的内容,从横向比较(不同事物)和纵向比较(同一事物的时间维度)两方面总结答案。
5.分析题型,并把问法“转化”成考点
① 原因/目的/背景题。从多角度回答,如主观原因、客观原因,从不同人物角度回答(如维新派、顽固派、群众);判断是必然还是偶然,转化为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
② 影响/意义/性质题。影响是写“具体的影响”还是写“总的影响”,从多角度回答,如政治、经济、文化、交通、民族等,如正反两方面(积极和局限),如中外两个角度。
③ 概括/归纳/特点题。要简洁。要从材料中来,可以以句号为一点。有时概括成课本上的句子。
④ 内容/史实/史事/历史事件/变化题。史实要写时间人物事件+意义
⑤ 启示题,怎么办。
⑥ 几张图片描述题,考图片之间的因果联系。
⑦ 关系题,考因果联系。格式:图1是什么事件,图2是什么事件,图一促进了图二。
⑧ 提出观点并论证题:观点可以从抗争、屈辱、探索三个角度来写。史实要写两个及以上,写到意义。
6.组织语言,分点回答,写出提示词。
这份审题清单,不仅仅是审题步骤,也是一份关于审题的一份结构化知识。有了这份审题清单,就代替了市面上《历史答题模板》这类厚厚的书。
提高审题能力的清单属于“核查清单”,这类核查清单主要解决的是“知而不能”,即知道但无法做到的问题。清单可以防止大脑的疏漏,并且多次回顾强化大脑的审题知识记忆,养成正确的审题习惯。(拓展阅读《清单革命》)
03
审题清单化的原因
材料题出错通常有三类原因:
- 审题类错误:比如该答两点只答了一点,或该写启示却写了原因。
- 知识性错误:知道该答原因,但找不到正确原因。
- 逻辑性错误:排除审题和知识性错误后的其他错误,与逻辑严密有关。
通过审题清单,能够解决审题错误,其次审题错误中也包含一些逻辑问题,所以与逻辑错误紧密相关。
审题的重要性就像飞行员驾驶飞机前的检查步骤,就像医生手术前的准备,虽然熟悉,但容易因疏忽导致问题。因此,学生若没有审题清单配合错题训练,真的很难养成好习惯,提高材料题正确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