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题目:
有人说,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应当按部就班地书写既定篇章;也有人认为,青春是一张空白画布,唯有打破边界、大胆追梦,才能绘出绚丽色彩。从敦煌画工在洞窟中耗尽青春创作壁画,到现代青年在电竞、短视频领域开辟新赛道;从古代文人仗剑天涯追寻理想,到当代学子跨界学习突破自我。不同时代的青春,都在诠释着对梦想的执着与对边界的挑战。
请结合材料,以“青春不设限,追梦趁年华”为题,写一篇议论文,谈谈你对青春价值与人生选择的思考。
要求:立意深刻,论据充实,论证合理;语言生动,避免空泛;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套作。
青春不设限,追梦趁年华
戈壁的胡杨从不因风沙肆虐而放弃向上生长,深海的鲸群不会因暗流汹涌而停下迁徙的步伐。青春的魅力,恰恰在于打破桎梏的勇气与追逐理想的热血。当我们挣脱世俗定义的枷锁,以无畏的姿态奔赴热爱,方能在有限的时光里,书写出无限可能的人生篇章。
打破边界,让青春突破“既定轨道”
真正的青春,是拒绝被标签定义的觉醒。明代旅行家徐霞客摒弃科举仕途,以竹杖芒鞋丈量山河三十余载。他在《徐霞客游记》中记载:“登不必有径,荒榛密箐,无不穿也;涉不必有津,冲湍恶泷,无不绝也。”当同龄人埋头于八股文时,他却穿越瘴气弥漫的雨林,攀爬陡峭险峻的绝壁,用脚步丈量出中国地理的壮阔版图。当代“斜杠青年”同样展现着跨界的力量:北大考古系毕业生李娟,白天修复文物,夜晚化身国风博主,用短视频让千年文明“活”在数字时代;程序员王磊在工作之余钻研古法制墨,将现代技术与传统工艺结合,开发出兼具实用性与艺术性的文创产品。他们用行动证明:青春的边界,本就该由自己打破。
忠于热爱,让梦想照亮青春征途
青春的热烈,源于对理想的赤诚追寻。敦煌莫高窟的画师们,在幽暗洞窟中耗尽毕生心血绘制壁画,洞窟外战火纷飞,洞窟内却始终流淌着对艺术的执着。他们在斑驳的墙壁上勾勒飞天的衣袂,用褪色的颜料记录时代的光影,将青春凝固成永恒的文明印记。在当代,同样有无数青年为热爱全力以赴:95后女孩李子柒深耕田园,用镜头记录中国传统技艺,让世界看到东方美学的魅力;电竞选手Uzi在国际赛场上披荆斩棘,以千万次的训练操作,诠释对电竞事业的热爱。这些身影如星辰般闪耀,照亮了青春该有的模样——无关世俗评判,只为内心的热爱倾尽全力。
把握当下,让奋斗诠释青春意义
追梦的青春,需要与时间赛跑的紧迫感。北宋词人柳永在“奉旨填词”的失意中,依然坚守对文学的热爱,深入市井生活,创作出“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的传世佳作;当代“留守青年”张玉滚扎根深山,用扁担挑起山里娃的求学梦,在清贫中书写青春的担当。正如敦煌壁画历经千年风沙依然绚丽,青春的价值也在奋斗中愈发清晰。无论是实验室里为攻克技术难题彻夜不眠的科研学子,还是乡村振兴战场上用直播带货助力家乡发展的返乡青年,他们都在有限的青春里,创造出无限的价值。
诗人泰戈尔曾说:“生命不是一支蜡烛,而是一道绚丽的闪电。”青春的珍贵,不在于岁月的长短,而在于突破边界的勇气、追逐梦想的炽热与把握当下的果敢。当我们以“不设限”的姿态拥抱青春,以“趁年华”的紧迫感奔赴热爱,终将在时光的长河中,留下属于自己的璀璨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