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思辨类高考作文这样审题

2025-07-15 05:06 来源: 文化之窗 本文影响了:597人

观点看法(或关系思辨)类:逻辑与体验

高考作文的写作如同比武,要见招拆招,无论面对哪一种题型,第一步都是要审清题目要求,明白命题者考查哪些点,从这些点出发再去生发观点,立意论证。从近年来的高考作文命题来看,任务情境型和观点看法(或关系思辨)类题目居多。

所谓观点看法(或关系思辨)类作文,就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观点或概念组合而成的作文形式。作文时我们需要兼顾各个观点或概念之间的关系(并列、对立、从属、因果、层进等),并将这些观点或概念间的辩证、矛盾关系加以梳理,融入主观体验写成作文。这类作文意在考查我们的思辨能力,增大了作文的思维含量,在审题时要格外注意建构内在逻辑和融入个人体验。

例如

2022年新高考Ⅰ卷作文题

“本手、妙手、俗手”是围棋的三个术语。本手是指合乎棋理的正规下法;妙手是指出人意料的精妙下法;俗手是指貌似合理,而从全局看通常会受损的下法。对于初学者而言,应该从本手开始,本手的功夫扎实了,棋力才会提高。一些初学者热衷于追求妙手,而忽视更为常用的本手。本手是基础,妙手是创造。一般来说,对本手理解深刻,才可能出现妙手;否则,难免下出俗手,水平也不易提升。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涉及围棋之“本手、妙手、俗手”,三个概念之间的思辨能更好地考查学生的思维含量,有利于防止作文的宿构,也更有利于防止作文的套路化。不少同学却将作文简单划分为三部分,分别阐发“本手、妙手、俗手”的内涵并一一举证,其实这等于将作文材料简单扩写一下,这样的写作没有思辨,没有自己的观点,也没有作文的意义。题目中的三者,一是“本”,二是“妙”,三是“俗”。“本”强调基础性,“妙”强调创新性,“俗”是耍小聪明,基本功没打牢,急功近利,反受人辱。如此,只需将“本手、妙手、俗手”三者的关系梳理清楚了,作文的思路便可视化了,也可以说,构思即作文。逻辑思维清晰了,之后再融入自己的生活体验,审题和立意就明晰了:本手是指亦步亦趋的正规下法,妙手是指出人意料的精妙下法,俗手是指貌似合理而从全局看通常会受损的下法。本手是基础,妙手是创造。往往从本手入手,深刻体悟,才可能出现妙手;否则,难免会下出俗手。

可能会有的审题误区:

  1.写成看棋论棋,思辨性不强。考生不能就围棋讲围棋,而是要跳出围棋来讲事理,棋理如事理。

2.忽视价值判断的限制。忽略了涵养踏实奋斗精神和创新意识,淡化了在平凡中追求卓越。

参考立意:

1.以本为根,向妙而生。

2.循序渐进,稳扎稳打,方能渐臻妙手之境。

3.追寻妙境,源于筑本。

4.本手之上若要有妙手,还要有好的性情,好的审美。

5.心怀远方,关注脚下;夯实基础,胸怀全局。

夺冠榜样

2022年新高考Ⅰ卷

妙手——本手之顶楼

妙手起初也是本手。空空地想,放肆地想,你在心中构筑自己的未来妙手,期待一个高光时刻,一个令世人惊叹的妙招……妙手是本手的顶楼,需身体力行地打好地基,一步步向上进阶,直至顶楼。

一时的妙手,一世的妙手,都是我们梦寐以求、对未来最满意的模样。它们通常很高远,具有不确定性。可妙手之所以为“梦”,便是你以梦为马,在一言一行中,用自己的委屈、受伤与不情愿、踏实与勤奋,与上天“交换”。妙手,声势虽不算浩大,却也是对未来切合实际的回报“索求”,但要知道,毫无行动,却期待幸运的眷顾,哪有这样的好事?

本手需要成长,需要在自我的把控与调节下,进阶——那样的努力,才可谓在向妙手顶楼挺进。

妙手之景总是五彩斑斓,总有无穷美好,可行走在本手打磨路上,总是风雨凄凄。幻想过后,清醒一下吧。按捺住那颗有宏图伟志的心,问问自己:我现在是什么水平?我现在该做什么?我又需要做些什么?

似乎在一次次无情又无奈的叩问中,我们与妙手又远了些。可那又何妨呢?那是妙手梦想,妙手顶楼是我们与老天的交易,无法不劳而获,有时甚至有劳也未必有获。

由本手晋级为妙手的路,总是充斥着泪水与无数个难眠的夜。有人中途离开,仰天长啸“天不助我”,自此与妙手告别;有人迟迟不愿起程,害怕前方泥泞湿滑。可那毕竟是妙手之梦啊,岂是你踮起脚尖便能够到之物?

尽自己所能,无悔而已矣。

在正确的时间,做合适且足量的事。不为了那小小失误而斤斤计较,也不为了一次两次的小成功而自吹自擂。委屈、不情愿也只是调味剂罢了。不惧本手之累,不怀妙手之空。

更何况,追求妙手路上,你,并不孤单。世界上有那么多人,我们在一起追逐妙手,妙手有大有小,可那妙手的定义于我们这里,却是等同的——身体力行之后的理直气壮。一人之追求妙手,便有千万人之追求妙手也。我们构成了“逐梦社会”,我们一同奔跑在追求妙手顶楼的路上。其间,我们相伴而行,互赠鼓励与支持,于是,即便摸爬滚打之后也不觉狼狈与尴尬——你我皆是如此。

妙手起初是本手。可妙手不是于原地踏步,看不到顶楼的光风霁月。所以,身体力行,以本手为基,创新,进阶,直冲妙手之顶楼。

也别忘了,妙手顶楼,有你,有我,有他。

借鉴点

文章围绕“妙手是本手的顶楼,需身体力行地打好地基,一步步向上进阶,直至顶楼”为中心论点行文。这个中心论点,来自原材料“本手是基础,妙手是创造”,可谓立意积极,能够给每一个读者以积极昂扬的鼓舞。考生行文分析深刻,没有直接照抄材料中的话语,“本手是基础”“妙手是创新”,而是将这些抽象的道理具体表述为建房打地基,一级级往楼顶冲,同时又说往妙手努力的进程中不只是一人在努力,即使不得成功也无须后悔,既深刻又形象。

相关信息
各年级视频辅导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