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的值得品味的处事哲学

2024-04-26 07:51 来源: 文化之窗 本文影响了:558人

/不雨亦潇潇

文学评论家孟繁华曾说:“《三国演义》是一部经世治国之书,也是一部有情有义之书。”

对于许多人来说,《三国演义》不仅是精彩纷呈的历史故事,更是一座历经沧桑的人生大课堂。

在这座人生课堂中,蕴藏着取之不尽的处世哲学。其中更有一些经典做事法则,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1

保持谦虚:自古骄兵多必败,从来轻敌少成功

《省心录》有言:“器满则溢,人满则丧。”见识到世界的辽阔之后,才能认识到自己的渺小。把目光延伸到别人身上,平心静气地去思考,方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如果说在《三国演义》中,还有比关羽更“狂”的人,那非祢衡莫属。

祢衡年少得志,年纪轻轻便成了大名士孔融的忘年交,一时之间,名闻天下。但他却有一个缺点,那便是过于狂傲,常口不择言、目中无人。

荀彧是当时的一代俊杰,德行智谋俱是一流,然而就是这样的贤人,却被祢衡称作“脸可吊丧”。

后来孔融将祢衡推荐给曹操,祢衡表面上虽然应允了,但心里却看不起曹操。一次,曹操让他演奏乐器,他竟当众脱衣,击鼓叱骂。曹操虽然恼怒至极,但又怕落下不能容人的恶名,于是便饶他一命,把他送到荆州刘表那里去了。

侥幸不死的祢衡,并未因此有所收敛。被送到刘表处后,他仍旧目中无人,惹得刘表心中不快,于是又把他送给了性情急躁的黄祖。

黄祖是一介武夫,他不像曹操、刘表一样顾忌自己的身份名声。当祢衡再一次狂性大发时,黄祖二话不说便将其处置。一代名士,终因目中无人而早早落幕。

有句俗语说:“喜欢听的,耳朵就不背,心里也明了;不喜欢听的,耳朵就背,心里也搞不明白。”

恃才傲物,处处自我感觉良好的人,其实不过是井底之蛙。山高海阔,天下有才之士又何止千万计。做人,切莫将自己看得太高、将别人看得太低。

2

重视细节:癣疥之疾,心腹之大患也

在《三国演义》中,刘璋的属下王累曾这样劝说他:“张鲁犯界,乃癣疥之疾;刘备入川,实心腹之大患。”刘璋看着不足万人的刘备军,将其当成了“癣疥之疾”。然而就是这“癣疥之疾”,让刘璋落了个倾家荡产的下场。

生活中的细节就如同鞋子里的一粒沙,虽然微小,但如果不加以重视,便会有把脚磨破的风险。

赤壁之战时,黄盖借着东风,带了二十只装满硫磺、焰硝等点火之物的船来向曹操诈降。曹营众人都在为黄盖来降而高兴,惟有谋士程昱眉头紧锁。

程昱非常注重细节,他在观察一段时间后,对曹操说道:“来船有诈,千万不要让它接近我们。”

曹操听后很是好奇,便问程昱是如何看出来的。程昱解释道:“黄盖来降,必带粮草器械。如果粮食在船中,船必然稳重,吃水深;如今这些船,全都轻飘飘地浮在水面。况且今晚东南风刮得这么急,他们怕是要采用火攻之法,我们不能不防啊!”

正是对细节足够重视,才使得程昱准确无误地识破对方计谋。只可惜此时的曹操并没有听从他的建议,否则也就不会有后来大败而逃的狼狈相了。

朱自清曾说:“细节就是一言一行之微,一沙一石之细。”纵观古今,雄才大略而遭遇失败之人,比比皆是。

因为他们只看重大局,而忽略了一个真相:所有的大局,都是由千千万万的细节组成。正是有了一沙一石的堆积,高山才得以屹立;正是因为一言一行的谨慎,成功才离自己更近。

由细节入手,乃知乾坤有容;以细节为基,方可节节攀升。

3

看淡得失:得何足喜,失何足忧

苏东坡一句“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道出了旷达通透的人生境界。

何为通透?拿得起,放得下,看得开,这便是通透。

世间之物,来去无常,我们更应正视人生中的得失,拥有时懂得珍惜,失去后也不必叹惋。

刘备在做徐州牧的时候,曾收留过吕布一段时间。曹操担心刘备和吕布强强联手,于是便用了一招“驱虎吞狼”之计。

他借着汉献帝的名义下旨,让刘备去扬州攻打袁术。刘备向来以汉室宗亲自居,自然不能抗旨,他便安排张飞镇守徐州。谁知道张飞喝酒误事,被吕布偷袭,张飞惨败,徐州城落到了吕布手里。

当张飞来到刘备军中告诉了事情的经过后。刘备并没有狠狠斥责他,也没有因为失了城池而愤恨不平,他只是轻轻叹了口气,说道:“得何足喜,失何足忧。”

《菜根谭》说:“仁人心地宽舒,便福厚而庆长。”刘备看淡得失的“宽舒气象”,不仅让关羽、张飞深为折服,也为日后成就大业奠定了基础。

看得开的人,往往都有一双慧眼,能透过眼前的得失,看到远处的风光。看不开的人,则会一叶障目,为眼前小利沾沾自喜,为眼前小失悲痛欲绝。凡事看开一点,无论是鲜花与掌声,还是挫折与失败,都一笑而过。

鲁迅说,每个中国人身上都有“三国气”,每个人心中也都有一个《三国》。读《三国》,读的不仅是奇谋秘策、刀光剑影,更是世道人心、人情冷暖。

它如同一座“智慧宝库”,内里藏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慧源泉。我们随手拈来,便可以受用终身。

各年级视频辅导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