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医学奖专家揭秘:影响寿命最重要的因素,其实是情绪

2024-03-29 04:56 来源: 文化之窗 本文影响了:361人

一直以来,在养生领域有几个奇特的现象,即便是医生也难以解释。

第一,当我们说,养生要怎么怎么做时,马上有人会反驳,某某养生专家五六十岁就死了,而有的老人,抽烟喝酒,仍然活到了百岁。

第二,按理说,医疗条件更好的城市,人的普遍寿命应该比农村更高,但事实上,著名的长寿之乡,多数都在比较闭塞的乡村,比如广西巴马。为什么偏远农村的长寿老人反而更多?

第三,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很多著名的科学家和人文大师,都非常高寿。比如最近去世的袁隆平爷爷,享年91岁;吴孟超院士,享年99岁;再比如季羡林大师,享年98岁;“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先生更厉害,活了112岁……他们到底有啥养生之道?估计连他们自己都说不出来。

那么,问题来了:影响寿命最重要的因素到底是什么?

饮食吗?运动吗?环境吗?基因吗?

以前我也不知道答案,直到看了一本书,叫《端粒效应》。

此书第一作者伊丽莎白·布莱克本,她是端粒研究方面的专家,并因此获得了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这本书到底是在说什么呢?它其实就是在解答,“衰老”究竟是怎么回事?以及应该如何应对“衰老”。

接下来我们详细解读。

什么是端粒?

在分子生物学的角度,我们身体的各个地方都有细胞在不断地被更新替换,如果能这么一直保持更新,你就不会老。

细胞是通过分裂更新的,问题就在于,有些细胞只能分裂这么多次。一定次数之后,这个细胞就不再更新了,它会失去作用,它对应的组织就会衰老,人也就老了。

那为什么会有这个分裂次数的限制呢?原理就在于“端粒”。

我们都知道,人体的每个细胞里有23对染色体。染色体包含一个人的完整遗传信息,它是由 DNA 和蛋白质组成。DNA 代表遗传信息编码,所谓基因,就是染色体上一段一段的 DNA 序列。“端粒”,就是染色体末端的 DNA 序列。

端粒上的 DNA 不参与编码,序列固定不变。你可以把染色体想象成一根鞋带,而端粒就是鞋带的塑料头儿,把鞋带给包起来。也就是说,端粒的作用是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对 DNA 序列进行保护。每一次细胞分裂都要复制染色体。每次复制染色体的时候,端粒内侧的 DNA 是全面复制,但是端粒那一段的 DNA,每次都会少一点。这就是说细胞每分裂一次,端粒就要变短一点。等到端粒短到一定程度之后,它对染色体的保护作用就没有了,染色体就不能正常复制,细胞就不能分裂了。

如此说来,人变老的本质原因是端粒变短了。

换句话说,你的衰老程度,取决于端粒的长度。

从出生开始,年龄越大的人端粒就越短。75岁的人平均端粒长度达到最短,这也是死亡率最高的年龄。所以我们民间说“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去”是有一定道理的。

影响端粒长短的因素是什么?

这本书的第二作者埃佩尔,在研究中注意到一个现象,那些长期照顾家里生病的孩子的妈妈们,看上去都老得特别快,看来似乎是生活压力导致了变老。

在埃佩尔的建议下,布莱克本测量了这些妈妈的端粒长度。她们找到很多长期照顾患病孩子的妈妈,做了端粒测量,然后她们发现三个事实。

第一,总体来说,一个母亲照顾孩子的时间越长,她的端粒长度就越短。可是也有一些母亲,照顾孩子的时间很长,但是端粒似乎也没有缩短太多。这是怎么回事呢?关键在于你“感觉到”自己承担了多大的生活压力。

第二个事实就是,那些感受自己照顾孩子的压力特别大的母亲们,端粒是最短的。

第三,这些感受到压力最大的母亲,她们的端粒酶的活性也是最差的。也就是说,是生存压力让她们老得这么快。

说到这儿,大家明白了,决定衰老的是端粒长短,而影响端粒长短的,是你承受了多少压力!当然,压力大小是主观的感受,所以说到底,影响寿命最重要的因素是:情绪。

您看,现代医学研究,其实跟中医殊途同归,中医强调“七情伤身”,喜、怒、忧、思、悲、恐、惊,这些活动过于强烈、持久或失调,就会引起脏腑功能失调而致病。

那么,我们如何面对生活的压力呢?

只要人活在世上,就或多或少会有压力。

上至高官、大企业家,下至平民百姓,各有各的压力。马云、马化腾都首富了,他们有没有压力?有的,可能比我们普通人压力还大。

所以,关键不是压力有多大,而是这些压力让你产生了怎样的情绪。

如果负面情绪居多,那就会影响你的健康。

短时间的负面情绪,比如生一次气,不会影响到端粒。有小情绪很正常,真正影响端粒的是长期的、严重的负面情绪。

书中也列举了三种主要的坏情绪。

第一,是敌意。如果你总是对身边人充满敌意,怪妻子不够勤快,怪丈夫不够有能力,怪同事没做好工作,怪别人故意刁难你……这种情绪,会让你人际关系变差,陷入孤立。这时候的你情绪更差,更容易怒气冲冲,陷入恶性循环。所以,宽容与理解很重要。

第二,是悲观。总是对事情抱着一个负面的判断,比如遇到一条没有走过的小路,乐观的人会想,里面可能有惊喜的风景,悲观的人却会觉得,里面也许有意外的风险。

第三,是胡思乱想。人是动物界唯一一个不“活在当下”的物种。别的动物都是现在干什么事儿就想什么事儿,只有人可以在干一件事儿的时候,想另外一件事儿。

长期的负面情绪,持续下去可能就是抑郁,而抑郁正是端粒的大敌。

那怎么才能克服这些负面情绪呢?

负面情绪的特点是让人当局者迷。陷入情绪的你,是被这个情绪给控制住了。这就是为什么你应该学会用旁观者的视角观察自己。你要跳出这个局,识别出来这是一个不好的情绪,给它打一个标签。然后你不能回避,你得接受你有这个情绪。

比如说,你曾经做错一件事,非常懊悔,动不动就因此自责。那么当你这个自责的情绪上来的时候,你可以对自己这么说:“我又开始自责了,这个情绪不好,可是我这个人最近就是经常自责,真有意思。”你用自嘲的心态去看待此时的自己,用宽松的办法面对这些情绪,情绪就会慢慢消失。

更高级的方法是冥想。冥想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专注于当下,如果你专注在自己正在做的这件事儿上,工作就全身心投入工作,吃饭就好好体会饭有多好吃,其他的想法就自然就没有了。不过,其实你不用冥想也能做到这一点,如果你在做的是一件有难度的、烧脑的事儿,你就会专注当下,哪还有什么别的心思?要知道,专注是一个很重要的能力。

有研究发现,那些无法集中注意力,永远乱想的人,即便没有什么压力感,端粒也平均比别人短了200个碱基对。

所以朋友们,还是不能躺平啊,躺平了容易胡思乱想。

开头的几个问题有答案了

看到这里,我们再回头想想开头那几个问题,答案就很简单了。

为什么抽烟喝酒的人也有很多长寿的?可能因为他虽然抽烟喝酒,但心情很好。所以如果家里的老人,喜欢喝一点酒,我觉得不该阻止,因为不喝他心情不好,可能更影响健康。当然,别喝多了,小喝才怡情嘛。

为什么很多偏远乡村的老年人更长寿?因为他们种点菜,种点粮食,吃饱喝足就很高兴,接触的信息少,也就不会那么焦虑。想想城市里的压力,大家都深有体会。

为什么那些大师、科学家普遍长寿?因为他们活到老,干到老,一生专注于自己的领域,不断研究,全身心投入,就不会像我们一样胡思乱想。

最后一句话总结,呐,人生呢,最重要的就是开心啦

相关信息
各年级视频辅导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