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指导:2013年安徽高考作文一类文《穷尽可能》分析:“立意”取胜

2024-04-17 03:44 来源: 文化之窗 本文影响了:259人

注:作为2013年安徽省高考作文阅卷老师,下面结合阅卷现场提供的考场例文,从“审题立意”“精巧构思”“精心选材”三个角度,剖析“一类文”该有的样子,从而给考生备考提供参考

千古文章“意”为先,一篇文章的优劣,主要体现在“立意”上。因为立意决定着文章的思想高度,反映出考生理解命题意图、联系社会生活的才智,显示着考生发掘隐含信息、透视事物本质的能力。

因此作文的“立意”成了高考作文评分的最主要依据,而“立意”又与“审题”密不可分。

一、“审题立意”方法

下面结合2013年的安徽高考作文题,简要说明“审题立意”的方法: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有的人看到已经发生的事情,问:“为什么会这样?”

我却梦想着一些从未发生的事情,然后追问:“为什么不能这样?”

——萧伯纳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能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就以上这则作文材料,我们在审题时一定要吃透材料的精神实质,避免偏离所给材料的特殊要求,具体而言,我们要认真审读每一个句子,如:

第一句突出“反思过去”,是对“已经发生的事情”的总结;第二句突出“梦想未来”,是对“从未发生的事情”的探索,“追问”强调的是实现“从未发生的事情”的条件,“却”说明重点应在最后一小句。考生在构思立意时应紧扣材料,全面把握材料,文章中最好既有“反思过去”,更有对梦想、未来的“追问”(实现的条件)等内容。

通过以上的审读,可以得出一类文的立意:

1.全面把握材料,既“反思过去”,更有对梦想、未来的“追求”。

2.紧扣第二句,重在写如何才能实现“梦想”。

3.由材料自然落到探索、创造上,突出其意义和作用。

二、一类文《穷尽可能》点评

穷尽可能

康德曾说,人是目的,我的人生就是穷尽一切可能性。诚哉斯言,人们看到已发生的事情,感叹它的不可思议。萧伯纳却时常梦想着一些不曾发生的事情,坚定地说到:“为什么不能这样?”紧扣材料第二句,表明接下来重在写如何实现“梦想”。契合“一类卷”的要求。)

的确,未发生的不代表它不可能,只要我们拥有自信、勇气、智慧必能将心中的梦实现。(承接上文,并用三个关键词引领下文。)

穷尽可能,需要强大的自信。(分论点一)建国之初,外国人认为我们很难解决温饱问题。但袁隆平却不相信。他的心里有一个梦,在金色的秋季,百姓满脸笑容地收获着沉甸甸的庄稼。为了这个梦,他废寝忘食,苦心钻研。他充满自信,这自信源于他对杂交水稻的深信不疑,这自信源于亿万人民的支持。他做到了,他解决了上亿人们的温饱,令世界都不得不叹服。“为什么不能这样”,或许有些人从内心发出这样的疑问,但只要有了强大的自信,并努力为梦创造,又为什么不能这样?(结合材料,进一步引申,使文章不流于仅止于例举事例。)

穷尽可能,需要无比的勇气。(分论点二)“安能催(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诗仙李白在长安过了一段富足、不愁吃穿的生活,但权贵的不屑、欺压使他一次又一次地违背了自己的心性。终于他鼓足勇气,散尽千金,与友畅饮,同消(销)万古愁。他不惧贫困,不惧冷落,更不惧嘲讽,他带着一颗勇敢无畏的心畅游山水,梦游天姥,碧溪垂钓,梦日乘舟,他终于找到了心灵的归宿,也因此变为一代浪漫主义的大诗人,被后人称为“诗仙”。(例举诗人李白,与科学家袁隆平形成对照,同时古今不同,使文章富有说服力。)

穷尽可能,需要超人的智慧。(分论点三)文革结束后,国人对中国的发展道路深感迷茫,邓小平用他睿智的双眼审时度势,提出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这绝对是前无古人的创举,事实也证明了邓小平的高瞻远瞩。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快速发展,综合国力稳步提升,中华民族也骄傲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如无非同常人的智慧,邓小平又怎能拨开前进的迷雾,带领中国人民走向繁荣富强呢?(例举邓小平,运用反问法:“如无非同常人的智慧,邓小平又怎能拨开前进的迷雾,带领中国人民走向繁荣富强呢?”,提升了文章的深度。强烈建议在考场上运用!)

立足当下,我们不应发出“怎么会这样”的喟叹,因为发生的已成为定局,也必有它存在的道理,我们应该像萧伯纳一样时常幻想着一些未曾发生的事情,然后追问:“为什么不能这样?”(再次结合材料,重申观点。)

充满自信,拥有勇气,培养智慧,我们必能穷尽人生的一切不可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总结全文,首尾呼应。)

三、得分及原因

上文是我们阅卷前所发的考场例文,其得分为:内容18分,表达18分,发展17分,扣去两个错别字1分,总分为52分。其被评为一类文,主要靠“审题立意”取胜:

1.考生能从材料的整体着眼,筛选出观点比较新颖、自己有话可说又服从材料整体的角度来立意。

2.为了突出其“立意”,作文开头结合材料点明主旨,接下来分别从“穷尽可能,需要强大的自信心”“穷尽可能,需要无比的勇气”“穷尽可能,需要超人的智慧”三方面来论述,条分缕析,条理清楚地论证观点。

总之,考生要认真分析材料,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选取符合材料,而自己又擅长的角度来立意。

四、借鉴点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就《穷尽可能》这篇一类文,除了借鉴其“审题立意”外,考生可以借鉴以下几点:

1.开头紧扣材料,快速入题。采用引用“名言”,简要阐释名言,再紧扣材料,引发读者思考。

2.主体部分采取并列式结构,按照“怎么办”的思路行文。此结构看似老套,但最易“下手”,在考场的特定情境下,考生若能灵活运用,定会取得不俗的作文分数。

3.例举事例后,一定要加以阐释,否则陷入罗列事例,文体不分的陷阱。大部分考生偏好运用名人名言做论据,但在选用后,记住一定加以阐释,具体而言,可以采用“试想……”的句子从方面加以设想。

相关信息
各年级视频辅导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