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厦泉五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联考试题 语文 Word版含答案

2025-07-05 10:08 来源: 文化之窗 本文影响了:225人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次韵许推官行县①道中纪事

王禹偁

禾头低映黍头昂,处处沟塍水面凉。

村路扶携无冻馁,里门嬉戏有丁黄

鸡豚入市溪鱼美,梨枣登盘社酒香。

岁乐田家风景好,待君模写奏明光。

【注】①行县:官员巡行县中之事。②丁黄:古代男女始生为黄,男二十一为丁。

15.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题目不仅说明了这首诗用韵的依据,还交代了本诗写作内容的由来。

B.“昂”字运用拟人的手法,形象地描写了农作物充满生机的生长状态。

C.“鸡豚”“溪鱼”“社酒”等意象表明诗人希望像陶渊明一样归隐村野。

D.诗歌以朴实的语言描写了农村的景物和风俗,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16.有评论认为,本诗最后一句“待君模写奏明光”与柳永《望海潮》中的“归去凤池夸”一句有异曲同工之妙。请结合相关内容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8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陈情表》中,李密向晋武帝如实汇报了自己和祖母的年龄,其目的是说明“                

                 ”,从而为下文提出赡养祖母终老做铺垫。

2)屈原在《离骚》中说时间如水、时不我待,因此要早晚勤勉修德,即“                ”。

3)《扬州慢》中“                            ”两句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把想象中繁华的扬州街道情景与现实中荒芜景象构成鲜明对比,令人产生昔盛今衰的强烈感慨。

4)自然界的鸟类的啼鸣有时会引发人们的悲思愁绪,这在唐宋诗词中屡见不鲜,如《蜀道难》中的“                              ”。

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土壤,是生物的家园。土壤中生物数量之多,(  A  ),研究表明,一汤匙土壤中的生物比地球上的人口还要多。一些生物值得特别提及,比如蚯蚓,它们是土壤社会的老大爷,喜欢遛弯帮土壤通气,促进有机物质与土壤的混合和分解,使土壤更加肥沃。①蚯蚓的粪便还是一种优质肥料,因此被称为“土壤生态工程师”。

土壤培育植物,最终结出丰硕的果实,直接或间接地为人类和动物提供了地球上95%的食物资源。而这些食物好不好吃、营不营养,跟土壤的健康程度    。健康的土壤里富含矿物质,而贫瘠的土壤里则缺乏,两种土地长出来的水果、蔬菜或许外观看起来一样,但口感和营养成分可能    

摄入不同土壤种出来的食物,会影响到我们身体某些器官的生长发育和变化。研究发现,肥沃土壤长出的食物不仅能减少蛀牙,还能促进器官健康。同时,土壤中的微生物有助于增强免疫力。科学家还发现,农村接触土壤长大的孩子比城市孩子更少过敏,因为农村土壤中更丰富的微生物群,能为免疫系统提供更多的天然训练。

土壤还是人类的一个大药箱。能抑制细菌生长或杀死细菌的药物抗生素,就跟它有深厚的关系,不少医用抗生素就是从土壤里发现的。

可见,这个“土里土气”的玩意儿是人类的宝藏。我们脚下的大地,可不止土里土气!

可惜的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土壤也跟着变得没那么“土”。土壤健康面临侵蚀、污染、盐渍化和酸化等威胁。森林砍伐、过度放牧、工业污染、城市化,以及化肥农药的过度使用,正在破坏土壤的生态平衡。

我们只有加深对土壤的认识,理解这份“土味”,(  B  ),④让土壤这个跟空气和水一样重要的生命三要素,给人们带来持续的健康。

我们的目标不只是“没有蛀牙”,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该“土”的地方还是照样“土”。城市有城市的发展和现代化,土地有土地该有的自然和纯净。

哪天我们如果听到:这片庄稼地,它是真的土,真的好土!想必这是对土地最好的赞美。

18. 文中画横线的①~④处四个语句中,有两句存在语病,请指出并改正。(4分)

19. 下列对有关手法的运用,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研究表明,一汤匙土壤中的生物比地球上的人口还要多。(夸张)

B. 农村接触土壤长大的孩子比城市孩子更少过敏。(对比)

C. 土壤还是人类的一个大药箱。(比喻)

D. (蚯蚓)喜欢遛弯帮土壤通气,促进有机物质与土壤混合和分解。(拟人)

20. 请在文中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4分)

21. 汉语中“A里A气”式的词语除“土里土气”外,还有“小里小气”“怪里怪气”“娇里娇气”等,这类词语在运用上有什么共同点?本文段中“土里土气”运用有何特别之处?(5分)


请选择下载
相关下载
各年级视频辅导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