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泸州市泸县高中共同体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联考试题 语文 Word版含解析

2025-04-30 12:07 来源: 文化之窗 本文影响了:10人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 I(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所谓算法,原指人类解决特定问题的数理路径,今天已成为网络世界内部规则的代名词。一台计算机

以什么方式、什么步骤执行任务,正是依赖算法支配。一些技术人士曾提出,算法没有价值观,但现实证

明,算法的设计或许可以在逻辑层面做到完美,可一旦缺少了正确价值观的导航,就会沦为作恶工具。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流量至上、利益至上被许多平台奉为圭臬,在这一价值观的主导下,算法频频作乱。

有的过度采集信息,在非必要情况下大量获取用户隐私;有的明码标价宰客,差别对待新老用户,千人千价

坑你没商量;有的炒作这榜那榜,鼓动饭圈互撕、网友对骂,热搜一片无聊狗血;还有的打造信息茧房

隐蔽而高效的议程设置,无节制地投其所好,使得公众视野思维愈发偏狭......不夸张地说,一些平台设

定算法的目标就是留住用户的每一秒,即使是迎合人性弱点、恶俗趣味,也在所不惜。正因如此,不少人

将新一代网络信息平台的崛起形容为电线杆式的低俗生意,裹上了算法的外衣,话虽刺耳,却点出了症结

所在。

我们不得不正视这样一种现实,即进入互联网 3.0 时代后,当代人的生活运行建立在了各种应用之上。隐

含在各种网络服务中的算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们每天阅读哪些新闻,购买什么商品,经过哪条街道,光

顾哪家餐厅。算法通过掌握人们接受、传播信息的渠道,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对于社会的理解与认知,长此

以往,将进一步影响社会舆论、形塑主流文化。也就是说,算法

已开始脱离了工具范畴,逐渐演化成了一种引导、影响乃至支配人类社会的权力。未来学家马克·古德曼

曾预警:如果你控制了代码,就可以控制整个世界。

打击算法作恶,不仅是维护公众权益的必要之举,也是守护社会安全的战略部署。但客观而言,

破题算法治理难度不小。推荐算法直接关乎用户活跃度、留存率,平台内部严抓明显动力不足。更何

况,不同于商品缺斤少两、以次充好带来的直观感受,算法技术专业性、不透明性强,黑箱普遍存在。

即便将算法代码置于阳光下,算法本身的复杂性也决定了其很难条条句句得以检验和解释。为此,有 

关方面曾尝试揭开技术面纱,对算法做到全方位、嵌入式监管。

从已经普及的 5G 技术,到无处不在的算法应用,再到愈发成熟的人工智能,面对现代科技的集中爆

发,有人曾预言,在可预见的未来,每一年都将是技术元年。技术更迭永远没有尽头,但这并不意味我们

要迷信技术,如何守住技术向善的底线是每个时代的必答题。尤其对已经走向下半场的互联网而言,

更应放弃粗放式连接,向着更加注重用户体验、强调社会责任的方向发展。说到底,技术不等于一切,人

才是万物的尺度,只有让技术创新回归人本位,科技才能在离用户最近的地方温暖万家灯火。

(摘编自高源《算法向善应成为数字未来的发展共识》)

点击下载
相关信息
各年级视频辅导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