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第一个被称作“千金”的男子,历经三朝,六次拒绝入朝为官

2024-11-02 07:47 来源: 高考学习网 本文影响了:1717人

说到“千金”一词,世人皆知是对别人家女儿的尊称,但是很少有人知道,最开始“千金”一词,是用来形容出类拔萃的少年男子。

这个人就是南北朝时著名的天才少年谢朏(fei)。

 年少成名天下闻

说到谢朏,很多人或许陌生,我们可以把他家往上倒三代,大概就不陌生了。他是东晋名士谢安的族孙,他的父亲是南北朝时著名文学家谢庄。苏轼的千古名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就是化用自他的《月赋》“美人迈兮音尘阙,隔千里兮共明月”。

谢朏自小便天资聪慧,十岁就下笔成文,且文采出众。

因此,谢庄外出游个山玩个水,总爱把小小年纪的谢朏带在身边,好让他随时写个诗作个文助助兴。这谢朏倒也不辱父命,“揽笔便就”,众人免不了夸赞一番,谢庄也不谦虚,于是便有了那句名言:

庄笑,因抚朏背曰:“真吾家千金。”

其实古人赞美自家子侄辈,常挂在嘴边的,并不是这一句,而是“此吾家千里驹也”,谢庄要标新立异,他又是名人,于是自谢庄之后,近千年的时光里,“千金”一词都是用来形容有才华的年轻男子。

“千金”用来形容女子,是从元朝开始的。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元代曲作家张国宾的杂剧《薛仁贵荣归故里》:

小姐也,我则是个庶民百姓之女,你乃是官宦人家的千金小姐,请自稳便

这之后,大户人家的女儿,就被普遍称为“千金”了。

话说自此之后的谢朏,名气越来越大,连孝武帝刘骏都知道了。有一次圣驾游姑孰,便特意叮嘱谢庄带上儿子谢朏。小小年纪的谢朏,照样不辱圣命,洋洋洒洒便写出一篇赞文来,把一向文采甚高的孝武帝也惊呆了,当众大加赞赏。

1604747549934759.jpg

孝武帝游姑孰,敕庄携朏从驾,诏使为《洞井赞》,于坐奏之。帝曰:“虽小,奇童也。”

因为出身名门,又自小文采出众,后来的谢朏在刘宋王朝,便一路平步青云。

他从行参军的基层做起,又一路做过太子舍人、中书郎、长史等职:

起家抚军法曹行参军,迁太子舍人,以父忧去职。服阕,复为舍人,历中书郎,卫将军袁粲长史。

谢朏在袁粲手下做长史的时候,也被另眼相看,赞誉有加,袁粲说他有乃父之风:

朏谒既退,粲曰:“谢令(谢庄曾任中书令,故称谢令)不死。”

以至后来谢朏出任临川内史的时候,有人告发他贪污受贿,举报信送到袁粲这里,袁粲居然按下此事,不了了之,看来对谢氏父子的人品是绝对的信任。

这个刘宋王朝的袁粲,其实可以着重说一下。顺帝刘准被萧道成强逼禅让,刘宋王朝灭亡时,他以死抗争,父子双双殉难,被誉为宋室忠臣。

1604747573939093.jpg

僧静乘暗逾城独进,最觉有异人,以身卫粲,僧静直前斫之。粲谓最曰:“我不失忠臣,汝不失孝子!”遂父子俱死。

很显然,昔日上司袁粲父子双双死于国难的气节之举,深深影响了谢朏,以致齐高帝萧道成篡位时,需要时任侍中的他,当众解下玉玺,授予萧道成。萧道成派人去请,当即遭到他断然拒绝。他说,你们齐朝,有自己的侍中,我是宋的侍中,可不替你们干这腌臜事儿,然后就昂然拿过枕头睡大觉去了。

侍中当解玺,朏佯不知,曰:“有何公事?”传诏云:“解玺授齐王。”朏曰:“齐自应有侍中。”乃引枕卧。

因为这事,后来的齐武帝劝萧道成,不如杀了这厮,萧道成也是人精,他说杀了他,更成就了他的美名,不如留着他,又不用他,憋死他。

既而武帝言于高帝,请诛朏。帝曰:“杀之则遂成其名,正应容之度外耳。”遂废于家。

因为名望太大,萧道成死后,在齐武帝的永明年间,谢朏再次被起用。

永明元年,他担任过通直散骑常侍、侍中、国子博士等职。永明五年,还担任过冠军将军、义兴太守等职,但是谢朏在永明年间当官,也是游戏官场,啥事不干,“在郡不省杂事”,成天喝酒、存钱,还劝弟弟和他一道学坏:

弟綍,时为吏部尚书。朏至郡,致綍数斛酒,遗书曰:“可力饮此,勿豫人事。”朏居郡每不治,而常务聚敛,众颇讥之,亦不屑也。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谢朏是以这种游戏官场的态度、荒唐不合作的方式,来表达对南齐篡位,改朝换代的不满。

可是篡位这事,在南北朝的乱世,萧道成可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齐武帝之后,萧鸾杀萧昭业、废萧昭文,自立为帝,是为齐明帝。

1604747597584139.png

数度辞官只等闲

建武四年,齐明帝下诏请谢朏担任侍中、中书令,这一次,面对同样是篡位的齐明帝,谢朏一点面子也不给,直接撂挑子不干了,“遂抗表不应召”,和他一同不应召的还有何胤。

这何胤后来入山隐居终老,一直活到八十六岁才去世。奇的是何胤的儿子,后来继承父亲衣钵,也隐居不仕:

子撰,亦不仕,庐陵王辟为主簿,不就。

回头再说,齐明帝萧鸾死后,次子萧宝卷继位,他是南齐第六位皇帝。这东昏侯萧宝卷虽然昏庸无德,却也知道如谢朏这般重臣,若能为己所用,也是往自家脸上贴金的事,于是在永元二年直接下诏,要给谢朏、何胤这两大高洁之士大官做。毫无意外,这一次,这二人鸟都不鸟他,直接给个白眼。

永元二年,诏征朏为散骑常侍、中书监,胤为散骑常侍、太常卿,并不屈。

年轻气盛的萧宝卷,觉得很没面子,在第二年又下诏要给他们更大的官做,并且立刻派人去请,还公然放了话,若请不来,就霸王硬上弓,绑也得绑来,就不信我这堂堂一国之君,还治不了你们这假清高的一介文人?

只是,这边萧宝卷派的人还未成行,那边,雍州刺史萧衍起兵于襄阳,很快攻破建康城,众叛亲离的萧宝卷,被宦官一刀砍了头,一命呜呼。

这一次,萧宝卷不但没把这二人请来,还把自己直接送走了。

萧宝卷之后,其弟萧宝融上台,也是急不可耐下诏去请谢、何二人,因为其时的萧宝融,受制于萧衍,是个傀儡皇帝,他当然也想要谢、何这样的谋臣忠臣,为自己出谋划策,好夺回朝政大权。

只是,一个十四五岁的小屁孩,能成什么大事?所以这一次,这二人,想都不用想,就直接拒绝了。

及高祖(萧衍)平京邑,进位相国,表请朏、胤,……并不至。

后来唐朝诗人韩偓写有《此翁》一诗云:

高阁群公莫忌侬,侬心不在宦名中。

岩光一唾垂緌紫,何胤三遗大带红。

金劲任从千口铄,玉寒曾试几炉烘。

唯应鬼眼兼天眼,窥见行藏信此翁。

诗中的“何胤三遗大带红”之典,说的就是何胤身虽显贵,却常思退隐,先后多次拒绝南朝征聘,隐居自适之事。

两年后萧宝融禅位于萧衍,不久被杀,南齐灭亡。

勤政善政得善终

梁武帝萧衍登基称帝后,也是很快便礼请谢朏出山,给出的一连串官职是侍中、左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

谢朏照例是拒绝,因为拒绝入朝为官,这么多年下来,已经成为他根深蒂固的习惯了。

只是,这一次的改朝换代,请他出山,谢朏的拒绝相比前几次,却委婉温和多了。他甚至还在隔年的六月,亲自到萧衍的朝堂之上,说明不能入朝为官的原因。

细想也对,他曾是刘宋王朝的旧臣,南齐灭了刘宋,他游戏官场,拒绝与萧鸾之流合作,当然有怀念故国的情分在,也有义愤填膺的正气在,只是如今,盛产昏君的南齐已经灭亡,面对萧衍的梁朝,他恨从何处来?他的故国,早已是过去的过去,是彻彻底底回不去的过去完成式了。

这一次,他亲自来回话,“朏轻舟出,诣阙自陈”。见面三分情,很显然表明这事有转圜的余地在,萧衍心里也跟明镜似的,所以,这边谢朏划一叶扁舟,人刚到;那边,萧衍就下诏给他加官进爵,然后又是请他吃大餐,给他盖别墅。

1604747624352476.png

既至,诏以为侍中、司徒、尚书令。

诏见于华林园,乘小车就席。

到京师,敕材官起府于旧宅。

吃了别人的,又拿了别人的,还给足了你排面,然后你又说不干了,那可就不好说了。

谢朏把老话又重复了一遍,这一次,萧衍就直接很硬气的拒绝了。

朏固陈本志,不许。

然后当然就没有然后了,只有答应入朝为官。不过,梁武帝特许谢朏在每次上朝时,直接把私家车开到会场,因为谢朏说他脚疼。

第二年,谢朏母亲去世,他丁忧在家,朝廷下诏,官职保留不动。

五年后,又给他加官了,“后五年,改授中书监、司徒、卫将军”,谢朏照例又是拒绝,朝廷免不了又是派人温言软语劝说一番,他便又委委屈屈答应了。

这年冬天,谢朏去世,享年66岁。

梁武帝萧衍亲临谢府哭奠,并赏赐了丰厚的丧葬费:

诏给东园秘器,朝服一具,衣一袭,钱十万,布百匹,蜡百斤。

纵观谢朏这一生,少年成名的他,历经宋齐梁三朝十三帝(孝武帝、前废帝、宋明帝、后废帝、宋顺帝、齐高帝、齐武帝、郁林王、恭王、齐明帝、东昏侯、齐和帝、梁武帝),曾先后六次拒绝入朝为官,在南北朝那样一个命如草芥、杀人如麻的乱世,他既能明哲保身,还能在入仕致仕之间进退自如,你可以说他真能作,真会装,但是你不得不佩服他出众的才华和高超的生存智慧。

他这一生,忠于故国,还能富贵以终,名利双收,不要说我等庸碌之人,望尘莫及,就连他的两个儿子,和老子比,也相差甚远:

子谖,官至司徒右长史,坐杀牛免官,卒于家。

次子絪,颇有文才,仕至晋安太守,卒官。

陈吏部尚书、著名史学家姚察,有一段谈及谢朏的话,对他一生的评价,最为客观公允:

谢朏之于宋代,盖忠义者欤?当齐建武之世,拂衣止足,永元多难,确然独善,其疏、蒋之流乎?洎高祖龙兴,旁求物色,角巾来仕,首陟台司,极出处之致矣!览终能善政,君子韪之。

是啊,对于刘宋王朝,他是忠义之臣;在南齐朝,他能独善其身;入梁朝为官,他又勤政善政。不论是为人还是做官,他都已臻化境,做到了极致,他的智慧和潇洒,我们只有赞美和膜拜的份。

参考书籍:《南齐书》、《梁书》

各年级视频辅导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