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初三大疑案”之首:清顺治皇帝下诏嫁母之谜

2024-03-28 23:17 来源: 高考学习网 本文影响了:539人

满人刚入主中原时,皇宫中出了不少稀奇古怪之事,有人将影响大的三件事归纳为“清初三大疑案”,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顺治皇帝嫁母。与岳飞、于谦并称“西湖三杰”的张煌言有诗云:上寿称为合卺樽,慈宁宫里烂盈门。春官昨进新仪注,大礼恭逢太后婚。说的就是此事。

(一)孝庄文皇太后其人其事

顺治皇帝之母孝庄文皇太后本名博尔济吉特.布木布泰,相传小名叫大玉儿,是清太宗皇太极的妃子,其一生培育及辅佐顺治、康熙两代君主,是历史上有名的贤后,杰出的女政治家,清王朝开国史中名声显赫的人物。

她与姑姑同嫁给皇太极后,极力辅助皇太极对明征战,促其早日完成统一大业。据野史载,明朝重臣洪承畴被俘后,皇太极竭力劝其归顺。洪承畴在狱中绝食誓死不投降。布木布泰(即后来的孝庄文皇太后)了解掌握洪承畴的家世、经历、爱好、脾气等各方面情况后,化装成汉族美女,屈身为侍婢,前去伺候洪承畴,经她做大量工作,终于促使洪承畴投降了大清。

1600596536555943.jpg

(顺治皇帝)

1643年,清太宗皇太极突染疾病离世。满人贵族内部围绕帝位继承问题,展开了一场激烈的争夺战。最强的竞争者是皇太极长子豪格和皇太极弟弟多尔衮,两人势均力敌,相持不下,大有火拼之势。

那时布木布泰32岁,儿子福临(即后来的顺治皇帝)6岁,要说本来没有这娘儿俩掺合的资格,但布木布泰可不是那种等闲的女人,她审时度势,采取了一种表面看来是折中、实则是深谋远虑的方案,游说于豪格和多尔衮之间,并请宗族中的长者代善和济尔哈朗出面斡旋,推举自己的儿子福临继承帝位,以多尔衮和济尔哈朗等人辅政,从而平息了这场由帝位而引发的争端,儿子顺利继承了帝位,也使自己成了名正言顺的皇太后。

“一箭三雕”哦,布木布泰硬是能与诸葛亮、刘伯温等超一流军师比肩。

(二)摄政皇叔父变身成皇父

为了确保顺治皇帝的帝位稳定。孝庄文皇太后以其超常的政治手段,利用多尔衮摄政,剪除政敌,并定都北京,彻底推翻了明王朝的统治。

多尔衮算得上清代前期一个杰出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但其有一个致命弱点,据野史载就是太好色了,皇太极在世时就对其国色天香的嫂子垂涎三尺。估摸两人暗地里也有些许郎情妾意的暧昧儿。

进入北京后,多尔衮随着军功、权力的增大,不满意这种模式了,而是公然进出后宫并常在此下榻。孝庄文皇太后本来就与其两情相悦,加之为了笼络他,也乐得顺水推舟。为啥这种事在清宫里没啥反应?因为满人旧俗中,父死子可以娶父妾,哥死弟可以娶嫂,不以为忤。加之满人初入中原,汉文化对他们的影响还不大。

当时清宫中有一个智囊人物范文程,曾为满人入主中原立下了汗马功劳,他明白了孝庄文皇太后和多尔衮的心思后,为了取悦当权者,他就在群臣中鼓吹,摄政王本来就是皇上的叔父,如果当上父亲,那关系就更加亲密了……

满人臣子觉得无所谓,汉人臣子为求自保不开腔。范文程的这番巧语就在文武大臣中得到了通过。范文程再接再厉,给顺治皇帝说,摄政王视皇上如子,皇上也应该对摄政王如子待父。摄政王壮年寂寞孤独,皇太后寡居孤伶,要请他们团圆哦……

顺治皇帝虽然年幼,但十分聪明,心想多尔衮大权在握,我若不如他的意会随时被消灭得无形,倒不如玉成此事,既可博取他们的欢心,又能为自己执掌朝政赢得时机,于是点头同意了范文程的意见,还破天荒地下了一道嫁母诏书:……皇太后愿意以尊贵之躯下嫁给摄政王——我的叔父,作为人子,我体会到母后的良苦用心和宽广胸怀,因此尊重母后的意愿。

顺治皇帝的嫁母诏书发布后,朝廷上下一片混乱,首先是礼品和贺表上称呼该怎样写。群臣议论纷纷,莫衷一是。最后由顺治皇帝自己定夺,正式称呼由皇叔父摄政王改为皇父摄政王。以后群臣若上奏章,都要写上皇父摄政王和皇帝的称呼。

之后多尔衮猝然身亡,孝庄文皇太后立马抓住这天赐的良机,迅速地将旁落的君权牢牢地掌握在手中,辅助顺治皇帝对多尔衮进行全面清算,掘墓、开棺、鞭尸……严厉打击多尔衮余党,昭雪在宫廷政治斗争中被多尔衮处死的朝臣,重新起用被贬斥在外遭受迫害的官员。

若干年后,乾隆朝的大学士纪晓岚在检点皇宫文书时,认为太后下嫁诏书及各种贺表奏章有碍观瞻,由于汉文化风俗此时已被满人接受,因此奏请乾隆皇帝批准,消除了这些皇宫案牍。

(三)嫁母诏书成为谜案

乾隆皇帝和纪大学士没想到,孝庄究竟是否下嫁了多尔衮,成为了清初三大疑案之一,成为了现代史学界专家们争论的一个焦点问题。

持下嫁说专家的理由:

其一、多尔衮自称皇父摄政王,又亲到皇宫内院,无疑具有把太后作为妻子,皇帝作为儿子的地位。如果太后没有下嫁,她和皇室亲王贝勒是万万不能接受的。

其二、据朝鲜史料记载,顺治六年(1649年)二月,清廷曾派遣使臣赴朝鲜递交国书,朝鲜国王看见国书中称多尔衮为“皇父摄政王”便问原由。清使作了解释。朝鲜国王说:“然则二帝矣。”这里说明朝鲜君臣发现了太后下嫁一事。

其三、明朝遗臣张煌言的诗词为证。

其四、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十二月,孝庄文皇太后病重留下遗嘱,这种作法是违背清朝帝后丧葬制度的,可见她有难言苦衷,所以康熙把她的灵枢停放在东陵,雍正时才葬入昭西陵地宫。

持未嫁说的专家认为:

其一、孝庄文皇后在顺治时已贵为皇太后,以她的尊崇身份,如下嫁就不会死后葬入皇陵了。

其二、顺治诏书子虚乌有。

其三、张煌言对清廷怀有成见,其诗不能作为史实根据。

其四、康熙及以后各朝皇帝始终承认孝庄文皇太后是清太宗文皇帝的皇后,对其尊崇备至,歌功颂德,祭礼有加。所以“太后下嫁”之案根本不存在。

其五、据《清实录》载,孝庄文皇太后是在顺治十年(1653年)慈宁宫修葺之后才搬进去的,如果下嫁,则大办婚事必须得在顺治十年之后,但多尔衮是在顺治七年(1649年)十二月死的,可见“太后下嫁”之说不可信。

多尔衮赢得了生前名,死后为啥名誉扫地声名狼藉,估计与此有关,但也不排除反清势力通过民间之悠悠众口对清王朝的诋毁。

各年级视频辅导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