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提出夏令时,称每年可省3个三峡的发电量,为何六年后被取消

2024-03-19 15:38 来源: 高考学习网 本文影响了:884人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但是由于供电系统的不完善,全国各地经常会出现停电的状况,在用电高峰期的夏季这一现象尤为严重,停电导致的工厂停工现象时有发生。电力供应紧张,如何合理善用能源,在当时成为一个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于是乎,“夏令时”应运而生。

夏令时,是指为了节约能源,人为规定时间的意思。也叫夏时制,夏时令,又称"日光节约时制"和"夏令时间",在这一制度实行期间所采用的统一时间称为"夏令时间"。一般在天亮早的夏季人为将时间调快一小时,使人早起早睡,减少照明量,以充分利用光照资源,从而节约照明用电。

夏令时的由来

“夏令时”这一概念并不是中国专家创立的,最早提出这种构思的是美国的开国元勋本杰明·富兰克林,也就是印在百元美钞上的那个人。当时的富兰克林是美国驻法国的大使,对于法国人每天睡到10点钟,深夜时分还在四处游荡的做法十分反感。认为他们是在虚度大好的光阴,浪费了最美好的阳光。

1784年,富兰克林致信到《巴黎杂志》,信上叙述了法国人的生活习惯浪费了一天中最美好的一段时间,这种生活态度是不健康的。并附上自己的建议,希望他们能早睡早起,节约阳光时间,不仅对身体有好处,而且全国每年还可以节约6千4百万磅蜡烛。

当时的富兰克只是建议人们应该早睡早起,并没有提出“夏令时”的概念。不过夏令时在英语里就是"节约阳光时间"的意思,和富兰克林的观念不谋而合。而当时“夏令时”没有被提出的原因是,当时全球还没有统一的时区划分,人们还没有像现在一样明确的时间观念。

1600430168825727.png

“夏令时”这个概念的是英国建筑师威廉·维莱特在1907年提出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节省能源和提供更多的时间用来训练士兵,但当时的英国议会并没有采纳。有意思的是第一个实行“夏令时”的竟然是英国的敌对国-德国。英国怕德国从中得到更大的效益,因此紧跟着也采取了夏令时。而实行“夏令时”的英国在当年节约了15%的煤气和电力,法国、俄国紧随其后开始效仿实行。财大气粗的美国在一战和二战时期也效仿实行过一段时间。

中国夏令时的实行

好的理念自然会有很多国家争相效仿,我国自然也不列外。中国实行夏令时的建议最早由窦星元提出,在1986年,我国正式开始推行夏令时。

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春风吹满地,中国人民真争气,各地的经济开始腾飞。相对的,对于能源电力的需求也日益增加。而当时的电力系统却不像现在这样完善,经常的停电对民生和经济发展都产生的不小的影响。为了改变这一局面,众多专家翻阅了大量的书籍,发现了夏令时。

在深入的研究后,发现夏时令在曾经在欧美各国都实行过,且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当时有专家通过分析计算出这样的结论:如果实施夏令时,中国有13亿人口中有10亿人口遵守夏令时,每人每天节省一度电,夏时制是153天,那么全国每天可节省10亿度电,每年夏令时就可以节省1530亿度电。如果每人每天节省2度电,每一年全国就可以节省3060亿度电。这个电量相当于后来建成的三峡大坝年发电量的3.61倍。

专家提出夏令时,称每年可省3个三峡的发电量,为何六年后被取消

三峡大坝

1986年4月,有关部门下发了《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夏令时的通知》。在每年4月份第2个星期日的凌晨2时整,将时钟拨快一小时;到9月份第2个星期日的凌晨2时整,再将时钟拨慢1小时,夏令时结束。那么,中国夏令时是否向专家说的那样,每年都省下了3个三峡大坝的年发电量呢?

事实证明,夏令时并没有达到专家预估的期待,但也是有一些节能效果的。根据资料显示,中国在1986年实行夏令时后节省了6.27亿度电,相当于当时一个火电厂的年发电量。这个节省量和专家预估的差距有点大。

中国夏令时的取消

随着夏令时的全国推广,各地的反对之声却愈演愈烈。本来是提倡全国人民节约的一项举动,为何会遭到各地的抵制呢?

专家提出夏令时,称每年可省3个三峡的发电量,为何六年后被取消

夏令时适用于时区跨度较小的国家和地区,而我国幅员辽阔,有最东的抚远到最西的乌恰市,一共横跨五个时区,却都使用的是东八区时间。每个时区的日升日落时间都是不一样的,每个时区的人作息习惯也是不同的。东部合适的时间对西部来说太早,东部天亮的时候西部还是黑夜,不可避免的就要开灯工作。对全国而言使用夏令时不能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人们长期养成的时间习惯虽然说可以通过立法加以约束,但却违背了人类自然生长的发展规律。严重扰乱了儿童和老年人的生物钟,违反人的正常生理节奏。我们可以调快时钟,却不能控制太阳升起的时间,这就好比掩耳盗铃一般。

夏令时的初衷是好的,为国家节能。但是一些专家却没有考虑到我国的国情,没有把夏时令与中国的地理环境相结合,直接全国性推广。农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根本不管什么夏时制。就算农民遵守了夏时制,但饲养的牲畜也有自己的生物钟,难道还能让它们遵守夏时制?

1990年,中国地理学会年会在上海举行。地理教师甘本根提出,夏令时不适合在中国实行,并写信给国务院。甘本不是反对夏时令的第一人,也不是最后一人。在越来越多的反对声中,国务院发现夏时制在西北、西南及长江流域以南地区并没有节电效果。反而给人民群众的生活和铁路运输等行业的工作带来许多不便。1992年,夏时制就此戛然而止。

各年级视频辅导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