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写作技巧:如何运用事例材料进行论证?

2024-04-20 14:17 来源: 高考学习网 本文影响了:1426人

论述类文体,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议论文,是高考语文作文考查的重点,近年来,年年考的都是议论文。要想写好议论文,如何运用材料事例进行说理是非常关键的,而绝大多数同学都不会运用事例进行论证或者说理,这是同学们作文不能得高分的一个重要原因。

同学们写议论文最常见的毛病有两个;一是有引用无论证,有事例无说理;二是话题材料作文,话题材料不用。

“有引用无论证”是说,作者在行文中想到了引用名言,然而,这个引用,究竟同你写的文章有何联系,却思考不周到,不加解说和论证,于是,引用孤立地穿插在文中,同文章油水分离。

“有事例无说理”,也是说这个毛病,例子归例子,文章归文章,同样是离皮离骨,油水不相融。

至于“话题材料不用”的毛病,更是屡见不鲜,尤其是平时所进行的作文训练,撇开材料另起炉灶的现象时有发生。

有不少学生不明白这样的道理:人家提供给你的材料,是你立意、构意、为文的基础,是你写文章的根本立足点和起跑点;我们写文章,就是完全按照人家所提供的材料,去寻觅和拓展自己的文思,去理解、挖掘深层内涵,去创造自己的文章。

先秦诸子的文章在运用事例说理方面是非常严谨的,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典范,以前选入高中语文教材的《吕氏春秋》中的《察今》在如何运用事例进行说理方面给我们树立了榜样,很值得我们学生尤其是参加高考的学生学习和借鉴。

请先看原文:

上胡不法先王之法?非不贤也,为其不可得而法。先王之法,经乎上世而来者也,人或益之,人或损之,胡可得而法?虽人弗损益,犹若不可得而法。

凡先王之法,有要于时也。时不与法俱在,法虽今而在,犹若不可法。故释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为法。先王之所以为法者,何也?先王之所以为法者,人也,而已亦人也。故察已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古今一也,人与我同耳。有道之士,贵以近知远,以今知古,以所见知所不见。故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阴阳之变;见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鱼鳖之藏也。尝一脟肉,而知一镬之味,一鼎之调。

荆人欲袭宋,使人先表澭水。澭水暴益,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向其先表之时可导也,今水已变而益多矣,荆人尚犹循表而导之,此其所以败也。今世之主法先王之法也,有似于此。其时已与先王之法亏矣,而曰此先王之法也,而法之以为治,岂不悲哉!

故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变则悖,悖乱不可以持国。世易时移,变法宜矣。譬之若良医,病万变,药亦万变。病变而药不变,向之寿民,今为殇子矣。故凡举事必循法以动,变法者因时而化。是故有天下七十一圣,其法皆不同;非务相反也,时势异也。故曰:良剑期乎断,不期乎镆铘;良马期乎千里,不期乎骥骜。夫成功名者,此先王之千里也。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时已徙矣,而法不徙。以此为治,岂不难哉!

有过于江上者,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婴儿啼。人问其故。曰:"此其父善游。"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善游哉?以此任物,亦必悖矣。荆国之为政,有似于此。

请看原文的引证技巧:

1.循表夜涉

第一步,引用寓言事例:荆人欲袭宋,使人先表澭水。澭水暴益,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水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

第二步,从“察今”角度解说寓言——时间发生了变化:向其先表之时可导也,今水已变而益多矣,荆人尚犹循表而导之,此其所以败也。

第三步,立足上述解说而联系实际:今世之主法先王之法也,有似于此。(因为)其时已与先王之法亏矣,而曰此先王之法也,而法之。以此为治,岂不悲哉!

第四步,据此而深入一层议论,从而推出“察今”之观点:故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变则悖,悖乱不可以持国。世易时移,变法宜矣。

2.刻舟求剑

第一步,引用寓言事例: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第二步,从“察今”角度解说言——地点发生了变化: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第三步,立足上述解说而联系实际: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因为)时已徙矣,而法不徙。以此为治,岂不难哉!

3,引婴投江

第一步,引用寓言事例:有过于江上者,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婴儿啼。人问其故。曰:“此其父善游。”

第二步,从“察今”角度解说寓言——人物发生了变化: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善游哉?

第三步,立足上述解说而联系实际:以此任物,亦必悖矣。荆国之为政,有似于此。

我们向《察今》学习引证技巧,可以促使我们的写作能力登上新的台阶。

所谓“引证”就是引用和论证,从上面三个事例可以看出,一个完整的“引证”过程,应该有由三部分组成:引用十解说十联系实际。

《察今》中引用三个著名的寓言故事:“循表夜涉”、“刻舟求剑”、“引婴投江”,这些寓言故事全都独立成篇,脍炙人口,影响广泛。按理说,它们与“察今”、并没有根本的联系,然而,事实是,它们分别充当了《察今》的论据,成了该文的有机组成部分,这其中的奥妙,确实值得我们认真探索和借鉴:三个寓言事例分别从时间、地点、人物等不同的角度论证了察今的重要性;在引用事例后,把事例和文章的要论述的观点紧密结合起来。

《察今》议论周密深刻,不尚空谈,且善于从大量的例证、喻证、引证中分析归纳结论,使各自的观点更具有说服力,尤其在论证过程中引用了寓言故事,不仅丰富了文章内容,而且增强了艺术性和生动性,起到了很强的说理效果。而我们考生所写文章根本不像上面所举的《察今》、你看文中所引的那些寓言,全文结合得何等紧密,所起的论证作用多么大!但是,你只要用心借鉴,也一定能够写出事例丰富、论证严密的好文章!

相关信息
各年级视频辅导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