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大数据应用调研联合测评七 历史 Word版含答案

2024-06-01 11:32 来源: 文化之窗 本文影响了:33人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据考古发现、安阳殷墟商代中期慕葬中,中、高级贵族随葬成套优质铜明器,仅有小贵族随葬劣质铜明器,而晚期墓葬中,中小贵族的随葬物品则普遍存在劣质铜明器和仿铜陶礼器,但高级贵族始终随葬成套优质铜明器。这一变化表明

    A.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激化                   B.贵族间的地位差距增大

    C.宗法血缘关系走向瓦解                   D.社会贫富分化日益显现

2.表1为汉初农民家庭的赋税负担状况表。这

1

家庭粮食总收入(石)

赋税负担(石)

赋税支出占农业总收入的比例

田亩税

人头税

更賦

总计

100

3—4

<4

<6

13

13%

    A.体现了“与民休息”的政策              B.减轻了政府对农民人身控制

    C.彰显了“汉承秦制”的成效              D.推动了封建租佃关系的发展

3.在唐代公文流转过程中,官府收文一般包括登记、批办、受付、判案、执行、勾稽、抄目等环节。其中判案环节实行同职官四等连署制度,即每份文件要经过勾官、判官、通判官、长官共同签署,方能生效执行。由此可见,唐代

    A.官僚体系日益完善                       B.地方权力有所扩大

    C.监察机构相互制约                       D.行政运行较为规范

4.据记载,宋代“诗家不妨间用俗语,尤见工夫”,几成诗坛共识。散文也运用了口语体、后人称欧阳修与三苏(苏洵、苏轼、苏辙)文章好处:“只是平易说道理,初不曾使差异底字换却那寻常底字”,这可以用于说明当时

    A.社会变革促进主流文学体裁更新           B.市井风情引领文人雅趣发生转移

    C.商品经济发展助推文学观念变化           D.理学形成丰富儒家思想基本内涵


点击下载
相关信息
各年级视频辅导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