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强基联盟大联考·高二地理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1.A 2.C 3.A 4.C 5.B 6.B 7.D 8.C 9.D 10.A 11.C 12.C
13.A 14.A 15.C 16.D 17.D 18.B 19.B 20.A 21.C 22.B 23.D
24.B 25.A
26.(1)自转角速度:A=B=C=D。(2分)地球自转线速度;D=B>A>C。(2分)
(2)自转方向:为顺时针。(2分)位置关系:A点位于B点的东南方向(或B点位于A点的西北方向)。(2分)
(3)地方时:15时。(2分)经度范围:从165°E向西到180°经线。(2分)
27.(1)以平原为主;地势西高东低。(4分)
(2)地壳运动形成断陷区,边缘断块山地相对隆起;断陷区接受流水沉积作用,形成大平原。(4分)
(3)该处位于河流出山口处,当河流流出山口时,水流速度减缓,颗粒大、比重大的砂石先沉积在谷口;颗粒小、比重小的砂石沉积在冲积扇的边缘;冲积扇平面上呈扇形,扇顶伸向山口。(4分)
28.(1)气旋Q东部水平气流向西北方向运动,西部水平气流向东南方向运动。(2分)
(2)类型;M锋为冷锋,N锋为暖锋。(2分)理由:在北半球的气旋中,气流呈逆时针方向辐合,M锋附近南下的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形成冷锋;N锋附近北上的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形成暖锋。(4分)
(3)过境前,受暖气团控制,气温较高,气压较低,天气晴朗;过境时,气温下降,常出现较大的风,云层增厚,并出现阴雨天气;过境后,冷气团占据原来暖气团的位置,气温下降,气压上升,天气转晴。(6分)
29.(1)季节:北半球的夏季(或南半球的冬季)。(2分)理由:甲图中赤道低气压带全部偏移到北半球,说明图示季节太阳直射点北移到北回归线附近,为北半球的夏季(或南半球的冬季)。(2分)
(2)同:都是亚热带气候,夏季温度较高,冬季温和;(2分)异:A地降水主要集中在冬季,B地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2分)
(3)盛行风向:西北风。(2分)成因:乙图中赤道低气压带全部偏移到南半球,说明图示季节太阳直射点南移到南回归线附近,为南半球的夏季(或北半球的冬季),该季节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南移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向左偏转而形成西北风。(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