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语文—赏析现代文阅读文本表达技巧的术语掌握

2024-04-19 01:46 来源: 文化之窗 本文影响了:628人

段落作用的应答术语

一句话所处的位置不同,它起到的作用也截然不同。在设问中,凡是提及某些句子在文本中所起的作用,一定要首先考虑到它的位置。

1.关于表述开头语段的作用

从结构上来说,是落笔点题,点明文本的中心,开门见山,总领全文,或起到引起下文的作用。

从内容上来说,是为下文做铺垫和衬托,为后面某某内容的描写打下伏笔。

备用术语:

①.开篇点题,统领全文;

②.引出下文,或为下文做铺垫(照应下文);

③.渲染气氛,奠定基调;

④.设置悬念,增强艺术吸引力;

⑤.交代背景、时间、地点、原因或环境。

2.关于结尾语段的作用

①.总结全文,归结主旨;

②.呼应开头,首尾圆润,使文章浑然一体;

③.卒章显志,点明题旨;

④.强化作者情感,深化或升华主旨;

⑤.言有尽而意无穷,引发读者思考;

⑥委婉含蓄,意在言外;

⑦发人深思,回味无穷……

3.关于中间语段的作用

①.承上启下(尤其是有过渡意义的中间段,可以点明由……过渡到……,如物→人、景→情、事一理、实→虚,由……转而写……);

②.总结上文;

③.总领下文;

④.铺垫蓄势;

⑤.埋下伏笔:

⑥.寄托作者感情;

⑦.详略结合;

⑧.充实内容。

修辞手法作用的应答术语

1.比喻:①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给人以鲜明的印象;

②化无形为有形,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③使抽象的道理形象化,具体、形象、生动地突出本体的特点,从而增强文章的趣味性、生动性和形象性。

2.拟人:①使某种事物获得人的属性,或使事物具有某种感情,生动形象,便于抒发某种感情;

②能使读者对所表达的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产生强烈的感情,引起共鸣。与其相似的手法还有“比拟”(准确地说,“拟人”是“比拟”的一种,即是说“比拟”分为“拟人”和“拟物”两类,它们的作用基本上都是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

3.排比:①强烈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②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

③排比的作用与文本体裁有很大关系。比如,记叙文使用排比,可以起到增强气势、增强语气、一气呵成、突出强调的作用议论文使用排比手法时往往利于增强语势,起到强化论证观点的作用。从另一角度讲,排比句用来说理时,可以把某些道理阐述得更严密、更透彻;用来抒情时,又可把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使人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4.对偶:①形式上音节整齐匀称、节奏感强,具有音律美;

②内容上有凝练作用,概括力强。

5.引用:①增添文句意蕴,丰富文章内容,增强表达效果,增强说服力。

②常常使用引号和破折号来表示“引用”。面对这两个符号时,表述作用也要准确。引号的作用是:引用、强调、特定称谓、否定、讽刺、反语等;破折号的作用是:提示、注释、总结、递进、话题转换、插说等。

6.对比:①使所表现的事物特征或所阐述的道理观点更鲜明、更突出。

②对比有正比、反比两类。如是正比,有侧面烘托、衬托(烘托)的作用;

如是反比,即有欲扬先抑、欲抑先扬等作用。

7.夸张:①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

②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

③增强联想,可引起丰富的想象,更好地突出事物的特征,表达感情更强烈,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

④丰富情感,强调爱憎是非,美丑更加鲜明。

表现手法作用题应答术语

表现手法最大的目的就是要突出表现人物与事物的特点

1.象征:引申事理,含蓄、形象、鲜明,使抽象事物具体化,激发联想,感染力强,使文章立意高远,含蓄深刻。

2.即语:有先即后场或先场后抑,对特定的描述对象进行“择直作曲、叠单作复”的褒反或滑染,可使文章曲折有波澜,突出喜欢、赞美或批评、讽刺的感情。

3.对比: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突出作者对某一事物或者道理的某种感情。即运用对比,使对立事物的矛盾鲜明突出,揭示本质,给人深刻启示:或使对比事物的两个方面互相映衬,相得益彰,给人深刻印象,使形象更鲜明,特点更显著,道理更深刻,矛盾更尖锐(与衬托相比,对比没有主次之分)。

4.衬托: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的特点,强化思想感情(与对比相比,衬托有主次之分)。

5.渲染:目的是为行文设置铺垫,营造氛围。

这里提示一下,渲染与衬托很容易彼此混淆,要准确把握两者的区别。渲染是作者通过对人物的外形、行为、心理、语言或事件、环境、景物等做多方面的挥洒铺陈,集中描写、突出人或事物的本质特点,用以加深主题的一种表现手法。衬托则是不直接对主要的人物或事物进行描写,而对其背景、与之相关的人或事物加以描绘,使其形象突出这种写法除了利用反差对比使主要形象更加鲜明外,还会使文章曲折含蓄,独具风格。

比较一下,我们可以发现二者之间的不同点:渲染是对某种事物的有意重彩泼墨式的描写:衬托却是通过对与之有关的其他事物的描写,让该事物起到映衬作用,也就是一种“旁敲侧击”“相得益彰”的表现

两者也有相交叉的地方:作者用渲染的方法意在起到衬托的作用;对比来衬托的其他事物也可以用渲染的手法来描写。

6.类比:起到以浅寓深、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等作用。

7.以小见大:在写作中对形象或事物进行强调、取舍,以独到的想象抓住一点或一个局部,进行集中描写或延伸放大,这样来更充分地表达主题思想。这里的“小”,不是“大小”的“小”,而是以小见大的“小”,是描写的焦点,它既是写作创意的浓缩和生发,也是写作者匠心独具的安排。即可说,它不是一般意义的“小”,而是小中寓大、以小胜大的高度提炼的产物,一种简洁的刻意追求。

8.反语(反讽):揭露批判:辛辣讽刺,幽默有趣,使文章富有战斗性。

9.托物言志:有象征作用,做到虚实结合;让表达更加含蓄,有意在言外之妙;能使文章内涵丰富,富有哲理,给人以启迪。

10.动静结合,化静为动:它使作者的表达更加形象、生动并富有感染力。

11.举例或列举:使文章表达的意思更明确,具有易于被读者接受、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等作用。如是议论文,即有理有据;讲道理,摆事实;以史为鉴。

12.白描:不加渲染、烘托,不用华丽辞藻,以最经济、最省俭的笔墨,勾勒出鲜明生动的形象;抓住被描写对象的主要特征,寥寥几笔,形神逼肖。

表达方式作用题应答术语

1.描写

(1)肖像描写:更好地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性格特征和精神面貌。

(2)动作描写:刻画人物性格,显示人物内心,表现变化的姿势、感情或态度,创造活跃的场景。

(3)行动描写:展示人物精神面貌,直接体现人物性格(在人物描写中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4)神态描写:刻画人物性格,表现人物内心世界。

(5)景物描写:描写自然风光,点明背景和时间,营造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推动情节发展。

(6)白描与工笔:白描属于简笔勾勒手法,简洁准确传神;工笔细描,精雕细刻,纤毫毕见,具体生动。

(7)环境与场面描写: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写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渲染一种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推动情节发展。

(8)心理描写: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

(9)对话描写:鲜明地展示人物的性格,直观地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深刻地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使读者对刻画的人物有深刻印象。

(10)细节描写:能把人物或事物最本质的性状鲜明而又逼真地呈现出来,增强作品的真实感和艺术感染力,突出人物性格,展示故事情节,营造典型环境,渲染气氛,以小写大,见微知著。

(11)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正面直接表现人物、事物;侧面烘托人物、事物。

(12)描写景物的感官角度:包括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嗅觉这五种形式,起到生动形象、身临其境、体现描写对象的特点、揭示作者隐含在景物背后的情感态度的作用。

2.记叙

(1)插叙:丰富内容,深化主题,曲折有致。

(2)倒叙:设置悬念,吸引兴趣,波澜起伏。

(3)叙后议论:画龙点睛,点明题旨。

3.议论

(1)议论文论据:或事实论据,或道理论据。

(2)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具体实在,读者易于接受,增强说服力,道理论证(或称引用论证)和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更形象生动,易于读者接受。

(3)比喻论证: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4.抒情

(1)直接抒情:直抒胸臆,淋漓尽致,渲染气氛,调动读者感情。

(2)间接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5.说明

说明方法较多,包括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但作用大体上相同,即增强说服力,增强可信度,增强生动感。

这里提示一下,不同体裁的语段表述格式不一样。比如其一,记叙性语段的表达方式往往是:

描写了某种对象的什么特点或者对象怎么样,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其二,议论性语段的表达方式往往是:

论证了什么观点或通过批驳确立了什么观点;

其三,说明性语段的表达方式往往是:

说明(介绍)了什么对象的什么特征(特点)

不同人称作用题应答术语

1.第一人称:叙述较为亲切自然,便于直接、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感;

2.第二人称:便于直接对话,利于交流思想情感,增强亲切感,同时使抒情更强烈、感人;

相关信息
各年级视频辅导入口